新型指紋識別傳感器的應用分析
信息及認證
毫無疑問,便攜式低成本指紋識別技術對我們的生活意義深遠。例如,今后警察可在一個犯罪高發區截住一名嫌疑人,要求其提供指紋而不是身份證或汽車駕照。此人則將其右手的第一、二或第三個手指置于一個與無線PDA相連的傳感器上,可以迅速將嫌疑人與以前的犯罪記錄進行對比確認。
這種識別技術對于被盜的手機用戶也有好處。手機開機時要求用戶通過一個快速的認證過程,用戶將其手指劃過傳感器,如果通過認證則授權使用手機的各項功能。如果不是授權用戶,手機便繼續保持鎖住。如果連續幾次認證無法通過,則手機會刪除存儲器中的關鍵信息然后關機。
在語音郵件的應用中,當撥出一個語音郵件號碼后,用戶只需將手指劃過傳感器便可令系統識別。有了指紋識別后,便無需使用郵箱密碼或個人識別號碼。
在今后的汽車應用中,用戶可輸入家庭成員指紋樣本,經鑒權才能駕駛。注冊過程十分簡單:每個授權駕駛的成員將其手指置于傳感器上,并將汽車的各種參數按個人愛好進行設置,然后將這些設置存入車載的電腦存儲器中。
當駕駛者進入汽車時,他/她將手指置于傳感器上,啟動識別過程。不到一秒鐘,電腦將檢測到的指紋模板與存儲的模板進行比較,并建立一個與駕駛者相符的相關設置。指紋模板和匹配軟件保存在汽車內的一個嵌入式模塊中。當指紋匹配成功時,汽車便按已編程設定的內部參數來控制后視鏡、汽車座椅、無線基站以及車內空氣環境。此外,還可控制駕駛速度,如果駕駛者僅為十來歲的孩子,則將速度限制在每小時55公里。這些功能的實現具有非常多的用處。
使移動互聯網接入更加安全
隨著半導體和軟件技術的發展,手機將逐漸成為一種可隨時隨地獲取個人和公司數據的移動終端,因此需要確保用戶訪問的安全性,以防止未授權訪問。原來執法機構使用的指紋識別方式僅存儲指紋上一些特定點的數據而非整個影像,因而相比之下,生物指紋掃描系統更為有效、可靠。
這類檢測的所有處理過程均分為下面幾個步驟:首先是采集階段,器件采集手指生物樣本;然后利用預先建立的數學公式或算法從樣本中提取其獨有的數據,并將其轉換成一個模板;登記認證程序從指紋的30~40個特征點中至少提取七個特征匹配點進行驗證,包括構成某一指紋細節的紋路分叉點和終止點,并被定義成特征點間的距離。
進行注冊時,信息代碼被存儲下來,作為今后用戶認證的參考模板。當用戶進入系統時,他/她將手指劃過傳感器區域,所獲取的現場掃描模板與參考模板進行比較。整個過程在1或2秒內完成。
通過比較,系統會確定這一現場掃描模板是否包含了與參考模板相符的足夠生物數據,并判斷二者是否匹配。如果不匹配,則認證失敗,等待下次識別。
這種指紋檢測系統性能很高,對有效指紋作出錯誤判斷的概率小于1%,而將無效指紋錯判為有效指紋的可能則幾乎不存在,其概率低于0.01%。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