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物聯網與傳感器 > 市場分析 > 物聯網標準是太多還是不夠?

        物聯網標準是太多還是不夠?

        作者: 時間:2014-07-09 來源:慧聰電子網 收藏
        編者按:現在已經有許多標準了,但這并不能阻止產業界繼續針對物聯網應用制訂新標準,這可不是一個容易解決的問題。

          互通性與容易交換資料是建置(IoT)的重要考量,要確保上述特性,一系列能普遍被采用的標準是有必要的;那么我們是否需要去建立新標準?或者是我們已經擁有了足夠的、可輕松應用選擇的標準?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49426.htm

          推動的標準化并不是件簡單任務;以無線連結技術為例,市場上已經存在許多無線標準,都是經過完善發展以及一段時間的測試,包括藍牙、Wi-Fi、、蜂巢式技術(CDMA、GSM、LTE…)以及DECT等,都已經被相關設計所采用。通訊協議也是一樣,目前有包括TCP/IP、MQTT、HTTP、CoAP等一系列標準,爭相扮演于物連網與云端裝置之間傳送訊息的角色;甚至在資料分析領域,我們也有SQL與Hadoop等資料庫技術選項。

          因此現在已經有許多標準了,但這并不能阻止產業界繼續針對物聯網應用嘗試訂定新標準;如Weightless無線標準。而產業團體如AllseenAlliance、OpenHomeGatewayForum等,也積極在他們的市場領域推動新標準的建立。官方標準組織也跑出來湊熱鬧,如歐盟(EU)提出了IoT-A參考架構,IEEE標準協會則嘗試推出自家的IoT參考架構;此外ITU、NIST等政府機構則對于參與標準推動保持開放的態度。

          有一系列物聯網所需的新標準也許不錯,畢竟這是一個技術的新應用領域,擁有自己的獨特需求以及所面臨的挑戰,現有標準可能無法著墨;但或許那些新標準的訂定并不主要是為了解決那些獨特的問題,而是為了藉由在第一線理解并應用一個新標準,取得商業上的優勢。

          也許現在市場上的標準已經足夠了,需要的只是針對物聯網應用訂定相關協議;而在物聯網的不同使用情境,可能會有各自完全不同的標準,例如工業機械有自己一套標準,在遠距醫療應用又有另外一套。畢竟,如果不同類型的應用不需要分享資料,那也就沒有理由要讓這兩個領域使用相同的一套標準。

          這不是一個容易解決的問題,在技術層面有基于不同應用而偏向采用某種方案的理由;在經濟層面,各個產業團體也有推動自家標準的理由。對于物聯網需不需要標準化、以及該如何進行,目前產業界也看法分歧。你對于物聯網標準的看法又是如何?你認為現有的標準已經足夠了嗎?或者是我們真的該訂定一套全新的標準?歡迎討論!

        物聯網相關文章:物聯網是什么




        關鍵詞: 物聯網 ZigBee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会宁县| 温宿县| 巫溪县| 和硕县| 资中县| 高州市| 承德市| 云安县| 三河市| 都昌县| 象州县| 焉耆| 郸城县| 尼勒克县| 建德市| 偃师市| 洛川县| 堆龙德庆县| 横峰县| 和龙市| 湖南省| 南汇区| 隆化县| 彰化市| 洛南县| 长寿区| 睢宁县| 太保市| 金乡县| 阳城县| 沙坪坝区| 北川| 安阳县| 治多县| 夏津县| 雅江县| 大同县| 逊克县| 梧州市| 眉山市| 民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