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戰爭”的視聽盛宴
中國的經濟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但是,國家富而不強是每個國人的憂慮。堅船利炮打開了清朝的國門,隨后帶給了國人幾百年的恥辱和傷痛。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47207.htm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建設強大的國家,就要有與之經濟能力相匹配的國防力量,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如果講戰爭制勝的新機理,那就是創新力;信息化軍隊、智能軍隊本質上就是創新型軍隊。
軍事的技術創新
5種技術對未來軍事設備的顛覆性潛力最為突出,對國防安全可能產生重大影響。
圖:現代軍事科技發展日新月異
一是自主式系統,或叫智能軍事系統。如已經和正在走向戰場的無人機、機器人等無人作戰系統,它們正使信息化軍隊走向高級階段——智能軍隊。首先給情報、監視、偵察、體系對抗及反恐作戰,帶來革命性變化。當前,自主系統的關鍵支撐技術——機器人、人工智能、軟件等在市場的牽動下迅猛發展,為研發體型小巧、造價低廉的自主系統開辟了廣闊空間。無人自主系統已受到軍事大國高度重視,將其視為爭取未來優勢的重要砝碼。
二是定向能武器。定向能武器通過毫米波、高功率微波、激光或電磁脈沖產生作戰效果。這些技術主要用于替代或改進傳統彈藥,或用于非致命武器。特別是激光武器,作為一種可隱身、“零飛行”時間的高精度武器,可同時打擊多個目標、擁有無限量“彈藥”,能大大提高部隊和設施的防護力,對抗精確制導武器和多種自主系統具有特殊功效。
三是網絡能力。隨著網絡空間和現實社會日益密不可分,網絡安全的概念已被網際安全概念所取代。對網絡空間的戰略管理及網絡國防建設,正在顛覆著傳統的國家安全觀。
四是3D打印技術。這一技術能就地利用可用材料,“打印”武器裝備的特定部件,顯著改變裝備制造流程,提高裝備的戰術適應性,從而為軍事后勤保障帶來巨大變革,在根本上影響國防工業。
五是人體機能改良技術。人體機能包括體能、認知和社會情感功能。人體機能改良技術,是指通過生物科學和遺傳基因技術等提高或降低人的機能。
我國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軍事技術一刻都不能放松。
身臨其境的視覺感受
普通人無緣得見最尖端的軍事武器,硝煙彌漫的演習場地也是防守嚴密。但是,軍迷們在本屆會議現場有幸一飽眼福。
本屆國防電子展帶來了一場絕無僅有、不容錯過的視聽盛宴——防務視頻專區。作為展會的在線要聞發布平臺和網絡電視媒體合作伙伴,全球知名防務媒體Army Recognition將坐鎮展會視頻專區,帶來難得一見的榴彈炮實彈發射、歐盟戰斗群實彈演習、近海巡邏艦發布、南非軍用特種車輛演示等大片。
圖:2014年國外軍事行動視頻
圖:國外軍用特種車輛介紹
圖:國內外軍事愛好者熱烈交流
觀看這些真實的軍事視頻影像后,雖然并未親臨現場,但是每位觀者均感受到了現代武器的強大威力,以及戰場的火爆震撼。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雖然我們的軍事科技已經有了長足進步,擁有了“遼寧號”航空母艦、自主研發的武裝直升機等先進設備,但是,要明確清楚我們與世界先進國家的軍事科技投入相差還很大,必須堅定的不斷提高科技研發水平、以及應用水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