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電子系統應避免使用外國芯片
近年來,我國對集成電路產業投入很大,有一大批企業在過去十年里面沖進了國際市場,但與國外先進水平的差距仍然在拉大。全國人大代表、中星微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鄧中翰在接受采訪時建議制定自主國家級技術標準,創造與規劃新興市場需求,從而有效地配置市場資源,實現跨越式發展。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34154.htm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中星微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鄧中翰。資料圖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市場作為決定性因素來配置資源。由此,鄧中翰認為,市場是兩個無形的手,一個供,一個需。人才、技術都屬于生產要素,屬于供;需求這塊潛力很大,我們國家還沒有充分挖掘。
鄧中翰說:“一定要在我們可能有優勢的新興市場領域里面,通過制定自主國家級技術標準來創造出對我們產業發展有利的市場環境,其中包括技術、資金、人才,也包括優先采購、指導性采購等一系列的市場資源、社會資源和公共資源,才能夠在一些領域取得突破。”
我國第二代身份證誕生時,通過國內的技術標準化帶動了四家企業做芯片。雖然芯片很小,產值不高,技術不是最難,但是推動了四家企業的良好快速發展,并且該技術目前正在被一些其他領域,包括銀行卡、社保卡還有SIM卡所采用。
鄧中翰指出,制定并實施自主國家級技術標準是高效配置市場資源的重要抓手。因為企業分為技術、產品、系統、最后應用單位與云計算各種層面,比如安防監控領域,制定并實施自主國家標準后,不但可以促進產業鏈盡快完善,而且有利于包括銀行系統、公安局監控系統、超市、加油站等上游使用單位的發展。此外,基于企業產生的大數據、云計算,自主國家級技術標準將更好地引導市場向更高的效率去發展,政府也可以充分利用這些數據,對環境、交通、安全等各個方面做預警和控制。
對于制定并實施自主國家級技術標準的應用領域,鄧中翰認為,首先應當是國防系統,在該系統中應當避免使用任何外國進口芯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