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光電顯示 > 業界動態 > 大陸面板優勢漸弱 需有效利用產能

        大陸面板優勢漸弱 需有效利用產能

        作者: 時間:2014-05-19 來源:中華液晶網 收藏

          伴隨著彩電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上游產業鏈的變革也同樣發生著劇烈變化,其中表現最為明顯的是,隨著進口稅率的重新調整,產業重心逐步向中國轉移,中國大陸面板產業得到了進一步發展,產能得到有效釋放。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47035.htm

          國內大陸面板生產面積激增。隨蘇州、合肥及廣州三地的3座8.5代線陸續投入使用,面板生產面積大幅增加,產出面積共計21,979千平方米,同比增加50%。對于上游關鍵性材料如玻璃基板、顆粒、膜材等需求也將相應增加。

          根據相關機構預測,2014年出貨到中國的面板量可達1.31億片,同比增長7.2%;2014年大陸生產電視機將達到 1.2億臺,同比增長6.2%。面板供需基本維持平衡,其中在尺寸及產品技術的優化過程中將出現需求與供應的結構性不匹配,出現暫時性短缺。

          繼今年1月、2月本土液晶電視銷售疲軟的態勢,3月液晶電視銷售依然比去年同期減少8%,低于廠商預期。主要廠商推廣的重點仍然集中在4K和大尺寸產品規格上,但這類產品對于銷售數量的貢獻尚未出現。相反受世界盃的帶動,彩電出口在前3個月年成長超過40%,特別是中小尺寸平面電視產品。由于出口需求的仍佳,彩電廠商整體庫存水位普遍下降至4周左右的水位,部分規格供需一度呈現緊張的狀況。

          預估出貨至中國大陸廠商面板數量將在第二季中有所回檔,7月再見到復甦。在隨后的幾個月中國市場仍將維持低迷,主要中國廠商在主流全高清和4K液晶電視價格策略持續保守,5月底或6月或將出現一波小幅的庫存修正。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目前,國內面板企業主要出貨仍以32英寸為主。在尺寸格局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原有優勢逐漸削弱。隨著液晶面板技術的成熟以及產量的快速提升,液晶面板的價格持續下跌,未來將向大尺寸方向發展,這也是中國液晶面板企業需進一步擴大產品線的原因所在。在32英寸的基礎上提高46英寸、55英寸等大尺寸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并有效利用現有的產能是中國液晶面板企業面臨的重要課題之一。

          另有分析指出,廠家若要更為有效地應對市場并提高自身的產品競爭力,就需開發與國外主流液晶面板企業旗鼓相當的產品;若要有效地應對市場的多變性,不僅需要在產能方面進行投資,也要對新產品、下一代顯示技術的開發保持高度的重視并予以實施,才能立己于不敗之地。

        水位傳感器相關文章:水位傳感器原理


        關鍵詞: 面板 液晶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鸡西市| 阳城县| 虎林市| 当涂县| 黎城县| 龙门县| 兴隆县| 巩留县| 新干县| 镇原县| 达尔| 九台市| 攀枝花市| 京山县| 金昌市| 化隆| 卓尼县| 朔州市| 喜德县| 炉霍县| 广安市| 通江县| 吉安县| 杂多县| 蚌埠市| 葫芦岛市| 六安市| 泽普县| 南召县| 台东市| 浠水县| 彰化县| 沁阳市| 武威市| 临清市| 毕节市| 泾源县| 焉耆| 平顶山市| 沾益县| 皋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