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荒廢你的大學生活吧?看看牛人是怎樣成為電子學霸的!
那時,我對單片機已經有了初步的掌握,假期的時候我報名參加了2004年黑龍江省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那天起我搬進了學校的電子創新實驗室,我們選的題目是無線數據通信,當時指導老師讓我們用FPGA做,其中還要用到VC編程及C++語言,我那時還不懂什么是FPGA,于是我開始拼命地學這些知識,每天吃飯都在實驗室。省賽不同國賽,省賽是把題目先發下來,兩個月后交作品就行,其實學FPGA/CPLD也和學單片機一樣,關鍵是自己動手寫程序實踐,不停地寫程序,然后看程序運行的效果,這兩個月里我把VHDL語言搞得很熟練,但是VC還差了一點。我們隊一共三個人,除我之外還有路智超(做模擬電路部分)和魏旭東(上位機VC程序),魏旭東是我校理學院的,VC學得相當好,他的VC編程也全是自已業余學的。魏旭東編程時,我就在旁邊看,他耐心地給我解釋每一行每一句,等空閑時我自己再練,那段時間我對VC有了初步的了解。比賽結果很好,我們獲得了黑龍江省一等獎,這也是我的第二次獲獎,這次獲獎給了我很大的鼓舞,接下來我發現必須要學單片機C語言編程了,匯編編程非常煩瑣,一個全面的人才不能只將知識局限于某一方面。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46998.htm從大三開始,學校里有各種電子設計競賽,我總是積極報名參加,為自己尋找鍛煉的機會,我為此放棄了我最喜歡的籃球、足球運動,再沒有逛過一次街,每天早上起床、洗臉、刷牙,然后就拿著書去實驗室,白天在實驗室寫程序、調電路,做各種硬件練習,晚上回來補充理論知識,模電、數電、高頻一遍一遍地重復看,每晚差不多兩點睡覺,充分地把實踐與理論結合在了一起,那時我才發現大學里的理論知識同樣是那么重要,而原來根本沒有意識到。孤立地學習理論,不把它們與要應用的領域結合在一起,就失去了學習它的意義;如果只為了參加期末考試,等考完試的第二周也許就已經忘得干干凈凈了,如果這樣學習,那只能說我們學錯了方向。如果一個人的模擬電路、數字電路和高頻電子線路的基礎不好,那么他可能設計不出什么好的電路, 我們在做硬件實踐的同時再來看書中的理論知識,這樣的結合是最好的。這種單調的生活我天天重復著大概過了一年,無數次實驗失敗時內心涌起的煩躁被我執著追求知識的欲望一次次抑制住;無數次勝利的經驗告訴我,唯有堅持不懈、永不放棄才會取得最終的勝利。在這一年期間,我陸續參加了一些國家級及校里的競賽,同時也獲得了不少獎項。
大三下學期,我基本上在學習單片機C語言編程,進一步熟練VC、C++語言。等真正學會用C語言給單片機編程時,那時才將單片機用得得心應手。回想過去,學匯編語言花費了我大量的時間,假如當初有人指點我學單片機的C語言編程那該有多好,至少可以少走很多彎路。很多人說,學單片機最好先學匯編語言,以我的經驗告訴大家,絕對沒有這個必要,初學者一開始就直接用C語言為單片機編程,既省時間,學起來又容易,進步速度會很快。在剛開始學單片機的時候,千萬不要為了解單片機內部結構而浪費時間,這樣只能打擊你的信心,當你學會編程后,自然一步步就掌握其內部結構了。大三暑期時,我為每兩年一屆的“索尼杯”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做準備, 大賽時我們選擇的題目是“集成運放參數測量儀”,題目是自己隊員商量后選擇的,我們代表隊有三名成員,說實話,對于這個題目我當時心里還真沒底,大家研究了兩個小時,感覺不應該選這個題目,可惜題目已定,不能更換,大賽只有四天三夜的時間,第一天的早上八點知道題目,要求第四天的晚上八點交作品,所以每一分鐘都是非常寶貴的,既然題目都選了不管有多大的難度都要堅持到底。計算機系的于振南主要負責寫軟件,他對硬件也很熟悉,完全是憑興趣自學的,他的工作態度和吃苦精神當時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四天三夜里我們沒有睡過覺,尤其是于振南,他幾乎是一直坐在電腦前寫軟件,差不多有幾十個小時沒有睡一分鐘,他什么時候吃的飯我都沒看見,最后我看他眼睛一直在流眼淚,當然不是哭了,那是看電腦屏幕看的。因為工作量非常大,要做硬件,寫軟件,繪制整個系統的電路圖,還要寫幾萬字的論文,都要在這四天三夜里完成。當時我們隊三個人的個人能力都比較強,可能是以前大家沒在一起合作過,所以到真正合作設計作品的時候還不是很默契。電路焊了一套又一套,結果都不理想。我們的作品最終在聯調時失敗了,每個人負責的功能能夠獨立實現,可聯在一起就不能工作了,而評委要看的就是你的整體功能實現,不會看部分的。這次比賽我們以失敗告終。以后大家如果有機會組隊參加比賽要注意如下三點:①選題最關鍵,一定要選你們比較熟的,隊里有一兩個比較熟也行,但如果三個人都不會那一定要換題。②題目選定后,首先以實現基本功能為主開始做題,如果基本功能你都能做成功了,那你應該能得全國二等獎了,因為在這么短的時間里大部分隊根本是什么也做不出來的,如果發揮部分再能做出一部分就可以向全國一等獎進軍了,我們隊失敗的另一個原因就是我們直接開始做發揮部分的題目,而忽略了基本部分。③組隊的安排,一定要找大家熟悉的人,最好在一起合作過,分工要明確,不要無頭緒地各干各的,最后要做什么大家都不明白。
參加完這次比賽后,我承接了一個開發項目,我找了于振南合作,我設計硬件,于振南寫軟件,我倆很快就把項目做完了,這也算是我們用所學的專業知識淘的第一桶金吧,獲得的報酬足夠支付我倆兩年的學費了。在學習更多電子技術知識的同時,我和于振南共同合作開發了幾個項目,一點點積累著經驗。
大四了,已經習慣了的生活和大三沒有多大的變化,和我第一次參加“五四杯”的賴世雄同學每天都在忙著復習考研,最終也考上了他理想的學校。我不想再讀書了,想著早點畢業出去工作。快十月份時,我們學院電工電子基地的王松武老師告訴我,北京某個電子公司每年在我們學校招兩三個學生,要求動手能力較強的,最好參加過一些國家級的競賽獲過獎的同學,那邊公司待遇很不錯,王老師推薦了我,我謝過王老師準備參加該單位十月三號來學校進行的面試。我正準備面試呢,十月二號學校貼出通告,我被免試保送我校的研究生了,當時很高興。學校有制度,學生有某方面的特長,多次獲級別較高國家獎項的可以推薦免試讀研究生,保送讀研究生不交學費,不用考試,而且享有碩博連讀的優先資格。當時值得慶幸的是,我的綜合成績平均分70多分,也就是剛夠分數線,若再低一點點恐怕我也無緣這等好事了。我從內心感謝哈爾濱工程大學的領導、感謝哈爾濱工程大學的教育體制。
大四上學期一學期我基本上都在為2005年的“梟龍杯”中國空中機器人大賽備賽,這次于振南也參加了,我主要負責飛機的自動駕駛儀,另外協助于振南一起寫地面站操作平臺。這次比賽涉及的知識領域非常廣泛,主要包括同時刻四通道無線通信(遙控器、遠程無線數據傳輸、遠程微波圖像傳輸、GPS信號傳輸)、單片機技術、計算機控制、應用軟件、圖像捕捉、圖像識別、慣性導航、飛行器制造等技術。這次比賽我全身心投入,在調試飛機的近六個月的時間里,差不多天天早出晚歸。功夫不負有心人,我校設計的無人機實現了全程無人控制全自主的自動起飛、自動巡航、自動識別靜態/動態目標、自動著陸動作,開辟了我國無人機全自主飛行的先河。最終我校代表隊戰勝清華等多所名校,獲得了全國亞軍。
大四的寒假,那時我對單片機的掌握已經很熟練了,想著應該用學會的知識來開發些產品了,一來可以解決生活費用上的開銷,二來正好也可以圓我經商做生意的夢。想著很多曾經和我一樣的單片機初學者可能會購買學習板,于是決定開發單片機學習板,2月份做出第一個樣板,3月份做出第2版,4月底建立個人網站“天祥電子” http://www.txmcu.com/,在經過3個月共改進了7版后,最終定型TX-1C單片機學習板為最終產品。4月份中央電視臺“我的太陽”攝制組來到我校特別為我拍攝了專題片“我的太陽——創新360之郭天祥”,該片以我參加2005“梟龍杯”中國空中機器人大賽為背景,講述了我在哈爾濱工程大學幾年的創新學習生活,5月7日在中央電視臺教育一臺播出,同時我遠在新疆的家人在電視里看見了已經離開家鄉幾年的我,這也是我生平第一次上中央電視臺的專題節目。
手機電池相關文章:手機電池修復
c語言相關文章:c語言教程
c++相關文章:c++教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