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設計應用 > Android開發技巧:軟硬件的巧妙整合

        Android開發技巧:軟硬件的巧妙整合

        作者: 時間:2011-02-22 來源:網絡 收藏
        隨著科技的快速演進,現代人對移動通信、無線上網與多媒體娛樂的需求更甚以往,所謂的智能手機(Smart Phone)便成了炙手可熱的個人消費電子產品之一,從Apple不斷推出iPhone企圖顛覆消費者對手機的想象、RIM推出主打商務功能的、Google的系統讓眾家手機廠商爭食大餅,到微軟屢敗屢戰的從WinMo一路開發到WP7,智能手機的這塊戰場可說是打的如火如荼。然而在這些眾家競爭者中,可說是目前行情看俏的一套操作系統,以國際市調研究機構Gartner最新出爐2010年第三季的調查為例,采用操作系統的智能手機在過去一年以來成長幅度最高,光是市占率便是前一年同期的七倍之多,銷售量更是達到14倍的成長,同時也一舉從市占率排名的第六名竄升到第二名。而在今年一月份甫落幕的國際消費性電子展(CES),也處處可見各式各樣采用Android操作系統的產品。

        *Gartner 2010 Q3 Worldwide Smartphone Sales

        Android開發技巧:軟硬件的巧妙整合(電子工程專輯)

        Android在過去一直扮演后起之秀的角色,切入智能手機的速度似乎慢了蘋果的iOS一步,但與Apple相同的是,它也成功的將其應用從手機移植到了平板電腦(Tablet PC)上。Android開放源代碼(Open Source)的特性,能輕易地提高廠商對自家產品的接受度,更不用提背后Google的強力撐腰能帶來多大的經濟效益。目前可見包括手機廠商HTC、摩托羅拉(Motorola)、三星(SAMSUNG),以及電腦大廠惠普(HP)與戴爾(Dell)等皆投向Android的懷抱,Android被廣泛應用可說是勢在必行。

        盡管Android系統的普及看似指日可待,但在實際的產品應用上,也有其可能產生的問題風險。Android作為一個開放式的操作系統,是Google提供廠商的操作系統參考架構(reference design),廠商能有充足的發揮空間,以Android為基礎向上開發設計自家產品,但也因為這樣的開放性與自由性,讓廠商在軟硬件結合的這個環節必須下更大的功夫,像是如何挑選合適的硬件包括基頻處理器、通信芯片、觸控感應芯片、天線與存儲器模組等,以及如何調整出最適當的軟件設定等,更重要的是如何將,開發出差異化的產品。這中間所有的細節都會對產品最終樣貌產生莫大的影響,像是其功能的完整度、使用接口的設計、效能表現(例如觸控滑動畫面、開啟程序所需時間)、品質可靠度、甚至是后續的固件升級動作等等。在此百佳泰便試圖以專業中立的測試實驗室角度,來點出廠商應用Android于手機、平板電腦或其他設備時應注意的開發重點,以希冀作為一個有效的參考資訊。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彭泽县| 泰兴市| 临潭县| 新河县| 巩留县| 石渠县| 定南县| 奉贤区| 金乡县| 井陉县| 赤峰市| 长乐市| 望江县| 莆田市| 绩溪县| 丹阳市| 大宁县| 金湖县| 藁城市| 周至县| 花垣县| 慈溪市| 巴里| 昌吉市| 乐都县| 资源县| 长海县| 曲水县| 辽中县| 沐川县| 门头沟区| 剑河县| 巴林左旗| 安陆市| 剑川县| 观塘区| 固阳县| 崇礼县| 忻州市| 沽源县|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