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際車用動力電池公司技術動態
1、Hitachi開發出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用鋰離子電池。2010年1月,日立和日立車用能源公司已開發出應用于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新的鋰離子電池。新開發的電池單體容量為25Ah,能量密度為120Wh/kg,功率密度為2400W/kg。日立在車用鋰離子動力電池研發和產業化方面自1992年以來受到日本NEDO和經產省的資助。
2、Panasonic開發出高能量型鋰離子電池。2009年12月,松下公司在鎳基正極材料(鎳酸鋰)方面擁有專利,松下開發出3.4Ah和4.0Ah鋰離子電池單體,其應用了松下擁有專利的改善的鎳基正極材料。其中4.0Ah鋰離子單體電池應用了硅基合金做負極,能量密度達到800Wh/l。3.4Ah和4.0Ah鋰離子電池單體分別于2012會計年度和2013會計年度進行量產。相關性能指標如下表:
3、A123 Systems和上汽集團組建動力電池合資公司。2009年12年,A123 System與上汽組建上海捷新動力電池系統有限公司(ATBS),共同開發、制造和銷售新能源汽車用牽引電池系統。該公司將成為上汽集團及其全資公司制造新能源汽車的優先的動力電池系統供應商。上汽持有51%股份,A123 System持有49%股份,二者平等享有管理職權。A123 System將提供先進的車用電池單體,并與上汽一道為ATBS設計和開發集成電池系統。
4、LG Chem將向長安汽車提供鋰離子電池:2010年2月據韓國媒體報道,2010年下半年起LG化學將向長安汽車提供鋰離子電池,應用于其混合動力汽車。此外,LG化學還向通用、現代、起亞、CT&T和伊頓供應鋰離子電池。
5、Johnson Controls-Saft的混合動力汽車用鋰離子電池獲得寶馬、奔馳訂單:JCS將向寶馬7系Active混合動力汽車和奔馳S400混合動力汽車提供高功率鋰離子電池。其應用的單體為高功率6.8Ah VL6P,該電池是在USABC和美國能源部的資助下開發的。VL6P單體LiNixCoyAlzO2 陰極材料和石墨陽極材料,放電功率密度達3470W/kg(10秒脈沖至2.5伏),容量為25Wh。
6、阿崗國家實驗室加強鋰-空氣電池研究。阿崗國家實驗室在電池研究方面已有40多年的歷史,10年前,阿崗將鋰離子電池作為研發重點,在美國能源部的支持下,目前已獲得大量技術轉讓協議。如今,在鋰離子電池研發方面曾大力投入。目前,阿崗將鋰離子電池定性為電動汽車的過渡技術,并加強了對鋰-空氣電池的研發。盡管鋰-空氣電池仍面臨科學和工程化方面的障礙,然而其極高的能量密度非常誘人,理論能量密度與柴油的能量密度相當,可達8000-13000Wh/kg。
7、鋁-空氣電池理論最大能量密度僅次于鋰-空氣電池:鋁-空氣電池是使用催化氧化陰極、電解液和鋁陽極的一種金屬-空氣電池,其理論最大能量密度達到8100瓦時/千克,僅次于鋰-空氣電池的理論最大能量密度。基于其低成本、較小的環境影響和安全優勢,鋁-空氣電池有潛力成為電動汽車近期的動力電源。然而,陽極腐蝕是其商業化的主要障礙。
8、Sion Power Corporation積極研發鋰-硫電池:2010年5月,該公司在鋰-硫電池方面擁有專利和知識產權,目前受到美國能源部資助,正在開發實用、經濟和安全的電動汽車用鋰-硫電池,其開發目標是:至2016年鋰-硫單體電池能量密度達到600瓦時/千克,循環壽命達到1000次。如果該電池技術研發成功,配置318千克鋰-硫電池的5人乘用車可行駛483公里。鋰-硫電池的理論最多能量密度為2500瓦時/千克。
9、BASF與Sion Power聯合研發鋰-硫電池技術。2009年5月,BASF與Sion Power簽署了聯合開發協議,以加速Sion擁有專利的鋰-硫電池的商業化和在電動汽車市場中的應用。鋰-硫電池的理論能量密度超過2500瓦時/千克,目前SION公司的鋰-硫電池技術可以達到350瓦時/千克。該公司稱能量密度達到600瓦時/千克的電池技術在近期有望出現。
10、Bosch和Samsung SDI Co. Ltd建立車用鋰離子電池合資公司。2008年6月,Bosch和Samsung SDI Co. Ltd建立車用鋰離子電池合資公司,共同開發、制造和銷售車用鋰離子電池。借助于混合動力項目,博世在功率電子、電池管理、電機、變速器、DC/DC等方面已經建立起專業優勢,而三星則主要聚焦于進一步開發鋰離子電池,三星采用不同材料制造電池,如三元材料、鈷酸鋰等。合資公司名為SB LiMotive Co. Ltd. 總部位于韓國,兩公司分別持有50%的合資公司的股份,平等享有管理職權。
11、VW和Sanyo在鋰離子電池方面形成合作關系。2008年5月,大眾和三洋正式宣布建立其合作關系,共同致力于基于鋰離子技術的下一代車用儲能系統開發。三洋目前向福特和本田供應混合動力汽車用鎳氫電池。據報道三洋主要采用錳酸鋰/石墨材料。
12、Blue Energy Co將量產混合動力汽車用鋰離子電池。Blue Energy Co是本田和GS Yuasa的合資公司,兩公司分別持有49%和51%的股份。該合資公司計劃2011年量產混合動力汽車用鋰離子電池,而本田也計劃在大約于2011年推出的下一代思域混合動力汽車上應用鋰離子電池。
13、Panasonic開發出1.5KWh鋰離子電池模塊。2009年10月,松下宣布松下已開發出1.5千瓦時的電池模塊;模塊電壓25.2伏,容量58安時,體積7升,重量8千克。該高能電池模塊由140個單體組成,20個單體并聯成一排,7排串聯成一個模塊,松下在鎳基陰極材料(鎳酸鋰)方面擁有專利。
14、Valence Technology先進的電池已經被用于鹿特丹的首批全電動公交客車e-Traction e-Busz。Valence Technology公司是開發安全耐用的磷酸鋰鐵鎂能源存儲解決方案的全球領先企業,為全球一些最具創新性和環保特色的應用產品提供支撐技術。Valence公司成立于1989年,如今能夠提供經實際驗證的技術及生產基礎設施,從而生產出經ISO認證的產品,并提供受一系列廣泛的全球專利組合保護的生產工藝。
15、EnerDel將與萬向組建車用動力電池合資公司。2010年5月,EnerDel與萬向簽署合資意向書。合資公司于2010年將生產鋰離子電池系統。萬向將繼續擴大其位于杭州的鋰離子工廠的產能,該工廠目前每年大約可以制造15000個電動汽車電池包或3.9億瓦時,合資公司項目將使萬向的車用動力電池年生產能力達到40000個套或10.4億瓦時。
16、日本NEDO啟動車用鋰離子電池基礎研究項目,目標是使其能量密度提高5倍。2009年6月,日本NEDO與由22個大學和公司組成的聯盟共同啟動了一項車用鋰離子電池基礎研究項目,目標是將其能量密度提高至目前的5倍。目前NEDO正在執行2007-2011財政年度一項高性能車用鋰離子電池開發項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