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更安全的出行 后裝式安全系統解析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從半導體時代的開始,我們的生活就不停的在逐步改變。從簡單的計算機到現在無處不在的網絡終端,電子系統。同時,早在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當時用大型蝕刻硅片結構和背蝕刻膜片制作壓力傳感器。由于薄硅片振動膜在壓力下變形,會影響其表面的壓敏電阻曲線,這種變化可以把壓力轉換成電信號。后來的電路則包括電容感應移動質量加速計,用于觸發汽車安全氣囊和定位陀螺儀。目前這些技術應用于汽車導航,汽車安全。汽車安全對于車輛來說分為主動安全和被動安全兩大方面。
主動安全:就是盡量自如的操縱控制汽車。無論是直線上的制動與加速還是左右打方向都應該盡量平穩,不至于偏離既定的行進路線,而且不影響司機的視野與舒適性。
被動安全:是指汽車在發生事故以后對車內乘員的保護,如今這一保護的概念以及延伸到車內外所有的人甚至物體。
主動安全絕對是汽車電子研發中最為關鍵的技術部分,特別是在自動防撞設計上,主要內容包括車體前方/后方/側邊碰撞預警(FCW)、全景式監控影像系統(AVM)、車道偏離示警(LDW)、倒車影像辨識系統(RVC)、輪胎壓力監測系統(TPMS)、駕駛疲勞警示等。
但是這么多的主動安全系統我們又怎么去做選擇呢?要做出正確的選擇,首先了解對方是必須的,也是“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講解目前比較實用的主動安全電子系統的功能,而且目前不少電子系統是可以后裝,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行車習慣與需求去進行一個選擇。當然,目前ESP,ABS等車輛控制方面的主動安全系統暫時還無法進行普遍后裝,只能進行改裝才能獲得。
一、全景式監控影像系統(AVM)與 倒車影像辨識系統(RVC)
在密集的大城市停車入庫是一件比較郁悶的事情,尤其是在商業中心的地下停車場。狹小的空間對于停車的車主無疑是一種考驗,尤其是新手。難免有時候會發生一些小擦碰。畢竟車輛在近距離情況下還是有許多視覺死角的。
傳統光學汽車視線輔助:
目前大部分汽車還是使用了傳統的光學視線輔助,但是對于老手來說已經完全足夠。但是一些較小低矮的物體或者小孩還是容易被忽略。
原廠的全景式監控影像系統(AVM)
隨著攝像頭CCD技術與電子系統水平的日益提高,許多車廠推出了由4個攝像頭監察車輛四周的各種路面狀況,形成了一種由上往下看的視覺效果,全景式監控影像系統(AVM)。
可以后裝倒車影像辨識系統(RVC)
通常我們駕車的時候,汽車前部的距離還是比較容易熟悉把握的。但是汽車后部的視覺盲區比較大,經常會難以把握距離和路況,對于沒有安裝倒車可視系統的車來說,花點錢安裝一個倒車影像識別系統還是比較劃算的。
后裝主動安全系統之倒車影像
倒車影像在行車中的使用頻率可謂是非常之高,畢竟任何一次駕車之后必然需要停車。尤其是一些密集商業區的停車場,如果有一倒車影像幫助還是很大的。
二、車道偏離示警(LDWS)
當我們駕車的時候,總是無法避免會發生一些情況讓我們分心。比如電話,或者路邊發生的小事情,或者自己突然想起一些公務。疲勞駕車更是不可避免注意力分散。汽車安全專家指出:約有50%的汽車交通事故是因為汽車偏離正常的行駛車道引起的,究其主要原因主要是駕駛員心神煩亂、注意力不集中或駕駛疲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