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汽車電子 > 設計應用 > 時速60km也不會碰撞的汽車(上):通過政策“解釋”松綁

        時速60km也不會碰撞的汽車(上):通過政策“解釋”松綁

        作者: 時間:2011-05-01 來源:網(wǎng)絡 收藏

        照片提供:富士重工業(yè)和沃爾沃


          低速行駛時自動啟動制動器剎車的“”在日本上市已有大約1年半時間。最近,配備防碰撞系統(tǒng)的車型越來越多,并且日本廠商還在開發(fā)支持高時速的系統(tǒng)。將會進化到怎樣的境界呢?

          利用傳感器檢測到前方障礙物后自動剎車以避免碰撞的“”,其可避免碰撞的時速范圍正由低時速向高時速擴展(圖1)。

        圖1:即使以60km/h的時速高速行駛也能利用自動制動器避免碰撞的系統(tǒng)
        配備有日產(chǎn)汽車正在開發(fā)的的實驗車。現(xiàn)在各公司采用的只支持30km/h以下的時速,不過未來將支持高時速。

          瑞典沃爾沃于2009年8月在日本導入了時速15km/h以下能夠避免碰撞的系統(tǒng),此后在2010~2011年,富士重工業(yè)、德國大眾及沃爾沃相繼推出了時速達到30km/h也能避免碰撞的汽車。另外,日產(chǎn)汽車宣布正在開發(fā)時速達到60km/h也能夠避免碰撞的系統(tǒng)(圖2、表1)。

        圖2:不斷改進
        沃爾沃“XC60”支持15km/h以下時速,富士重工業(yè)“力獅”和大眾“帕薩特CC”支持30km/h以下時速,沃爾沃“S60”支持35km/h以下時速(主要是行人)。日產(chǎn)計劃到2013年使支持60km/h的系統(tǒng)達到實用水平。

          避免碰撞系統(tǒng)擴展到高時速能帶來什么效果?汽車事故的數(shù)據(jù)分析顯示,在時速0~30km/h下時,多為輕傷事故,而時速達到40~60km/h時,死亡事故的比例驟然升高(圖3)。

        圖3:各種汽車時速下的死傷事故比例
        在0~30km/h的低速范圍內行駛時,事故多為輕傷,死亡比例很少。但是到了40~60km/h的高時速,死亡比例增加。如果在高速下也能避免碰撞的汽車達到實用化,將有利于減少死亡事故。(摘自ITARDA 2009年度 交通事故案例調查和分析報告)

          該數(shù)據(jù)不僅針對汽車,還包括行人。因此,富士重工和沃爾沃采用了不僅針對汽車、也包括行人的避免碰撞系統(tǒng)。避免碰撞系統(tǒng)如果能在高時速下使用,則有可能減少汽車駕乘人員和行人雙方的死亡。

          靠政策“解釋”松綁

          支撐防碰撞汽車系統(tǒng)的要素有三個:規(guī)定(日本國土交通省的技術指針)的放寬、傳感器和ESC(防側滑裝置)的性能提高以及系統(tǒng)成本降低(圖4)。

        圖4:防碰撞汽車得以實用化的要素
        日本國土交通省的自主規(guī)定(技術指針)放寬、系統(tǒng)成本降低、傳感器和ESC性能提高。

          日本國土交通省的技術指針以前不允許導入避免碰撞系統(tǒng)。當利用毫米波雷達和立體攝像頭等傳感器檢測到前方障礙物后,只允許在碰撞前的1.4秒內通過ESC啟動制動器。原來的系統(tǒng)被稱作減輕撞傷制動器,是在發(fā)生碰撞的前提下,以減輕撞傷為目的(圖5)。而最近各廠商采用的是能夠避免碰撞的系統(tǒng),這一點是完全不同的。

        圖5:根據(jù)技術指針(日本國土交通省)規(guī)定的制動力
        技術指針本身跟避免碰撞系統(tǒng)導入前沒有區(qū)別,但對其解釋發(fā)生了變化。避免駕駛員過分依賴系統(tǒng)、不干擾駕駛操作這些條件在解釋更改之后也能夠滿足。

          在日本國內最先導入避免碰撞系統(tǒng)的沃爾沃在“XC60”上配備了制動器在碰撞前1.4秒內(原來的技術指針范圍內)啟動、只要時速在15km/h以下就能夠避免碰撞的功能。這種系統(tǒng)自動制動時,可以保證不發(fā)生碰撞,從而推翻了以碰撞為前提的條件。

          由于日本國土交通省認為“通過各種實驗發(fā)現(xiàn),只要時速在30km/h以下,就不會導致駕駛員過于相信防碰撞系統(tǒng)”,因此防碰撞系統(tǒng)得以導入。日本國土交通省為了允許日本國內導入XC60,于2009年5年在技術指針中追加了“解釋”(表2)。



          日本國土交通省的解釋規(guī)定,在避免駕駛員過于相信避免碰撞系統(tǒng)的范圍內,允許采用避免碰撞系統(tǒng)。具體為“避免碰撞系統(tǒng)要在低時速下(低于30km/h)啟動,車輛停止時與障礙物的間距要在1m以內,碰撞前的負加速度要達到0.6G以上,車輛停止后要在3秒內解除制動,避免碰撞時負加速度的時間微分要達到12m/s3”。

          由于日本國土交通省已經(jīng)批準了該系統(tǒng),因此日本國內廠商也開始采用。富士重工在2010年5月上市的“Legacy(力獅)”上采用了在時速達到30km/h(高于XC60的15km/h)時也能夠避免碰撞的系統(tǒng)。

          富士重工采用的系統(tǒng)符合沃爾沃導入系統(tǒng)時日本國土交通省追加的解釋。不過,富士重工在開發(fā)時考慮了在時速30km/h以上也能夠避免碰撞的系統(tǒng)。并通過與日本國土交通省交涉,在導入力獅時,變更了解釋,由原來的可在30km/h以下使用變成了可在所有時速范圍內使用。

          避免碰撞系統(tǒng)得以實用化的要素除技術指針放寬外,還有兩個要素,分別是系統(tǒng)成本降低、傳感器和ESC性能提高。

          原來各公司采用的撞傷減輕系統(tǒng)“預防碰撞安全系統(tǒng)(Pre-crash Safety System)”多與ACC(前車追蹤功能)組合,價格高達20~30萬日元左右。



        評論


        技術專區(qū)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远市| 马边| 华亭县| 彩票| 美姑县| 株洲市| 广河县| 安岳县| 伽师县| 阿拉善左旗| 琼海市| SHOW| 深水埗区| 万全县| 彭水| 巴楚县| 灵武市| 韩城市| 拜城县| 山阳县| 工布江达县| 岳普湖县| 微山县| 迁西县| 镇远县| 佛山市| 舒兰市| 聂荣县| 蒙城县| 贵定县| 张家口市| 永胜县| 西丰县| 自治县| 泰兴市| 巩义市| 得荣县| 波密县| 盐池县| 仲巴县| 云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