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基于DSP的數據處理模塊的設計

        基于DSP的數據處理模塊的設計

        作者: 時間:2008-11-27 來源:網絡 收藏

          C31的EMU0~EMU3為4個仿真引腳,H3為時鐘引腳,按照MPSD仿真頭的定義將其和仿真器相連。C31的仿真器沒有采用傳統的電路仿真器,而是采用先進的掃描仿真器,掃描仿真器通過芯片上提供的仿真引腳和時鐘引腳實現仿真功能。用戶程序存儲在目標系統的片內或片外存儲器中,可實時運行,而不會因仿真器引入額外的等待狀態。

          3 模塊的軟件設計方法

          模塊的軟件設計是在TI公司的集成開發環境CCS下進行的。它有C2000CC、C3000CC、CCS5000、CCS6000等4個不同版本。對于C31來講,可采用C3000CC版本的軟件。編程語言既可選擇C31的匯編語言也可使用C語言。匯編語言在低層的初始化和I/O控制編程方面效率高,但對于類似這類復雜控制算法的編程卻不如C語言簡捷,且匯編語言的可讀性和移植性差。因此這里采用C語言進行程序設計。設計過程如下:

          (1)在CCS下用C語言編輯源程序;

          (2)編寫鏈接命令文件,即擴展名為·cmd文件;

          (3)建立擴展名為·mak的工程文件,將源程序、鏈接命令文件以及支持庫RTS30·LIB加入到所建立的工程中去;

          (4)對該工程進行build,若無錯誤,即生成擴展名為·out的文件。

          生成的·out文件可通過仿真器進行調試。調試完成后,將·out文件保存為·out(coff)格式文件。在編程器中對該文件進行修改,把程序頭加到卡爾曼濾波程序的前面,一起寫入EPROM。

          圖3和圖4給出了模塊的流程圖,主計算機和C31可并行工作,通過雙口RAM中的semaphone進行查詢和設置,完成它們之間的數據交換,進而對跟蹤目標實現數據處理。

          基于DSP的數據處理模塊的設計

          本文介紹了卡爾曼濾波以及基于的卡爾曼濾波器數據處理模塊的原理,該模塊具有運算能力強和實時性好的特點。在對跟蹤目標進行卡爾曼濾波時,其處理周期僅有幾十個μs,能很好地滿足TMS雷達系統中數據處理任務的需要。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關鍵詞: DSP 數據處理 卡爾曼濾波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从江县| 莫力| 乳山市| 客服| 通河县| 涿鹿县| 壤塘县| 库伦旗| 周宁县| 绥宁县| 沙雅县| 清苑县| 神池县| 巢湖市| 郑州市| 望谟县| 观塘区| 墨玉县| 临汾市| 枣强县| 高台县| 会东县| 天等县| 星子县| 石狮市| 霸州市| 托克逊县| 遵义县| 玉山县| 瑞丽市| 桂平市| 江城| 丰都县| 锡林郭勒盟| 伊吾县| 开封市| 桂林市| 外汇| 尚志市| 双鸭山市| 博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