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rofibus現場總線的煤礦井下膠帶監控系統
(2)DP主站類型2
這種類型的設備(如編程器、組態設備或操作設備)用于DP系統的啟動、組態或用于正常運行過程(如診斷)中的系統操作。此類型的主站可以讀取由設備來的輸入、輸出、診斷和組態數據。
(3)DP從站
一個DP從站是一個I/O設備,它讀取輸入信息并向I/O提供輸出信息,輸入和輸出信息數取決于設備類型,最大為244字節。
4、Profibus-DP的通信協議
Profibus現場總線采用了OSI模型的物理層、數據鏈路層,如圖1所示。其傳輸速率為9.6kbps~12Mbps,最大傳輸距離在12Mbps時為100m,在1.5Mbps時為400m,可用中繼器延長至10km。其傳輸介質既可以是雙絞線,也可以是光纜,最多可掛接127個站點。
Profibus-DP物理層與ISO/OSI參考模型的第一層相同,采用EIA-RS485協議,根據數據傳輸速率的不同,可選用雙絞線和光纖兩種傳輸介質。
Profibus-DP數據鏈路層協議媒體訪問控制(MAL)部分采用受控訪問的令牌總線(TokenBus)和主從方式。令牌總線與局域網IEEE8024協議一致,令牌在總線上的各主站間傳遞,持有令牌的主站獲得總線控制權,該主站依照關系表與從站或與其它主站進行通信。主從方式的數據鏈路協議與局域網標準不同,它符合HDLC中的非平衡正常響應模式(NRM)。該模式的工作特點是:總線上一個主站控制著多個從站,主站與每一個從站建立一條邏輯鏈路;主站發出命令,從站給出響應;從站可以連續發送多個幀,直到無信息發送、達到發送數量或被主站停止為止。數據鏈路中幀的傳輸過程分為三個階段:數據鏈路建立、幀傳輸和鏈路釋放。正常響應模式主站與從站之間傳輸幀的格式如圖2所示。
F為幀標志字段(8位)。A為從站地址字段。控制字段C表示幀類型、編號、命令和控制信息,它將HDLC幀分為三種類型:信息幀、監控幀和無編號幀。其中信息幀用于應用數據的傳輸并捎帶應答;監控幀用于監視鏈路上的正常操作,對鏈路狀態作出各種響應(如認可幀、請求重傳或暫停等);無編號幀(不含信息字段)用于傳輸各種無編號命令和響應,例如建立鏈路工作模式、釋放鏈路及報告特殊情況等。信息字段由PKW+PZD的應用數據構成,PKW用于讀寫參數值,如寫入控制字或讀出狀態字等,一般為4B長,而PZD用于存放控制器的具體控制值、設置站點或狀態字的參數,一般為2~10B長,如PZD的第二個字節可設為0#~7#設備的起??刂莆?。FCS是幀校驗字段,它對整個幀的內容進行循環冗余碼(CRC)校驗。HDLC幀最長可達24B。
Profibus-DP并未采用ISO/OSI的應用層,而是自行設置一用戶層。該層定義了DP的功能、規范與擴展要求等。
綜上所述可知,Profibus-DP的實時性遠高于其它局域網,因而特別適用于工業現場。
二、井下膠帶監控系統的硬件結構
Profibus-DP被應用于皖北礦務局祁東煤礦井下膠帶監控系統,硬件系統如圖3所示,整個系統由上位機、Profibus-DP主站、Profibus-DP從站及其現場設備組成。Profibus-DP總線將所有設備連接起來。其中,Profibus-DP主站、Profibus-DP從站均采用SIMATICS7-300的模塊系列,主站為CPU315-2DP系列模塊,從站為相應I/O模塊。
(1)分布式I/O系統本系統采用ET200通訊模塊與Profibus-DP相連接,ET200充分利用了SIMATICS7-300的模塊系列,將所有的S7-300I/O模塊通過接口模板IM153與現場總線相連。I/O模塊下的執行器和傳感器連接到現場設備,I/O模塊按主/從模式向現場設備提供輸出數據并向CPU或上位機饋送輸入數據。I/O模塊屬于DP從站。
(2)CPU作為DP類型1主站,CPU位于控制中心,本系統采用CPU315-2DP模塊化中型PLC,它具有強大的處理能力,并集成了Profibus-DP現場總線接口裝置,同時還具有0.3ms處理1024個語句的速度。PLC程序在上位機的編程工具STEP7中編譯完成后下載到CPU315,并存儲在CPU315中。CPU315可自動運行該程序,根據程序內容讀取總線上的所有I/O模塊的狀態字,控制硬件設備。
(3)上位機是DP類型2主站。本系統采用研華工控機作為上位機,通過現場總線接口卡CP5611使工控機與現場總線相連。這樣工業PC機與現場總線網段就連接為能完成組態、運行、操作等功能的完整的控制網絡系統。為了保證系統的穩定性,系統運用了雙機冗余,將另一臺工控機通過同樣的現場總線接口卡CP5611與現場總線相連,若其中一臺工控機發生故障,另一臺可繼續運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