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基于現場總線CAN的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

        基于現場總線CAN的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

        作者: 時間:2012-08-14 來源:網絡 收藏

        3.由技術實現的通信功能

          通信功能是綜合自動化出別于常規站最明顯的標志之一,通信網絡內間隔信息可充分共享,并通過通信接口與外界信息系統交換信息,同時節省大量電纜,構成一個快速、穩定、可靠的通信網絡是自動化系統的基本要求,也是運行管理功能的基本前提。

          近年來,隨著我國電力自動化的不斷發展,通信方式也不斷改進,現場在總線技術因其組網方便,抗干擾能力強等特點得到廣泛應用。標準很多,電力自動化系統中最常用的是LONWORKS和總線

          LONWORKS總線通信速率為78Kbps和1.25Mbps,總線通信速率為1Mbps。總線是一種有效支持分布控制和實時控制的串行通信網絡,是一種通信速率可達1Mbps的多主總線[1]。

          具有優先搶占方式進行總線仲裁的作用機理,通信速率高,錯誤幀可自動重發,永久故障可自動隔離,不影響整個網絡正常工作,可靠性高,而且協議簡單,開放性強,組網靈活,成本低等特點,能為電力自動化提供開放性、全分布及可互操作性的通信平臺。

          CAN總線的主要特點:

          (1)CAN為多主方式工作,網絡上任意節點,任意時刻主動地向網絡上其他節點發送信息,而不分主次,通信方式靈活,且無需站地址等節點信息;

          (2)CAN采用短幀結構,數據最多8個字節,這樣不僅滿足控制領域中傳遞控制命令,工作狀態和測量數據的一般要求,且保證了通信的實時性,CAN網絡上的節點信息分為不同等級,可滿足不同實時要求,高優先級最多可在134μS內得到傳輸;

          (3)CAN采用非破壞性總線仲裁技術,當多個節點同時向總線發送信息時,優先級較低的節點主動退出發送,而優先級高的節點可不受影響地繼續傳輸數據,從而大大節省了總線沖突時間。CAN的直接傳輸距離最遠可達10Km/ 5Kbps,通信速率最高可達1Mbps/40m。可掛接設備最多可達110個。CAN節點在自身發生錯誤時具有自動關閉功能,以使總線上其他節點的操作不受影響。

          本系統間隔層主要由保護單元和測控單元組成,每個測控單元監控多路饋進饋出,采用先進CAN,現場通信采用雙絞線,總線速率達1 Mbps,快速、可靠、方便靈活,通信規約支持IEC-60870-5-101格式,克服RS485網絡上只能有一個主節點而無法構成多冗余系統的缺陷,具有很高的價格比。另外,采用雙CAN現場總線內部定期對備用CAN進行備用檢測,提高了內部網絡的冗余度。

          站控層采用雙10 Mbps雙絞線以太網結構(能保證自動化系統內部通信網絡傳輸的實時性),由雙服務器組成,站控層為值班人員提供全廠系統的監視、控制和管理功能,界面友好,容易使用。通過組件技術,軟件功能能實現“即插即用”,能較好地滿足電氣的需要,軟件系統采用模塊化結構,開放性較好。站控層操作系統可采用Windows2000/NT,數據庫選用SQL服務器,軟件主要功能模塊有前置、數據庫生成器、數據庫組態、報表管理、報警信息、曲線、棒圖、動作告警、SOE、事故追憶、錄波分析、人機界面、自動抄表、設備管理、定值管理、設備在線診斷、系統組態等。電氣中提供了故障信息傳輸系統、各級調度中心、電能計量系統、直流系統通信等接口驅動軟件。

          總之,系統完成的主要功能有:實時數據采集與處理、數據庫的建立與維護、控制操作、同步檢測、報警處理、順序記錄(SOE)、事故追憶、畫面生成及顯示、在線計算及制表、電能量處理、遠動功能、電氣“五防”、時鐘同步、人機接口、系統自診斷與自恢復、與其他智能設備接口、運行管理功能等。

        4.主要軟件設計

          本系統中,微處理器SAB-C167CR的數據處理速度可達10 MHz,能完成所有測量、控制及通信等功能,其特點是任務較多,各任務之間協調較為復雜,為了便于個任務之間協調與功能擴充,CPU軟件系統采用了實時多任務操作系統RTOS來優化和分配CPU時序和資源,保證程序的實時性和可靠性,以任務為對象進行資源管理,任務調度和異常處理,通過RTOS管理系統根據數據處理的輕重緩急來合理分配占有CPU,優化時序分時執行,使之不閑置,不擁擠,每個處理過程又有多個不同優先級別的任務組成,采用優先搶占操作方式有效保證任務執行的實時性,采用這一軟件結構的突出特點是使程序實現了真正的模塊化,各個任務單獨編程,不受其他任務的影響,任務的增減,調度非常方便。

          軟件設計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SAB-C167CR微處理器的軟件設計,包括與間隔層設備間CAN總線數據傳輸及上位機UBS的數據通信(使用USB接口方便現場,即插即用,便于PC機的維護與升級,滿足變電站數據通信的需要);另一部分為PC機上位機軟件的設計。這部分上位機軟件設計較為復雜,若采用面向對象的語言編寫程序,可使用ActiveX控制實現數據通信。對于微處理器和上位機的軟件設計,考慮到將來間隔層設備結構的變化和硬件升級需要,程序設計分為兩層,底層負責數據接收和發送;上層負責數據幀上午打包、解包及協議的解釋。

        5.結論

          隨著現場總線技術的發展和電氣設備微機化程度的提高,為數字化形式實現變電站自動化提供了技術保證。變電站自動化系統應具有開放性,應能實現不同廠家設備的互操性(互換性)。因此,現場總線技術的應用是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發展的需要,運用現場總線技術 ,能解決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的通信問題,能保證數據通信的速度、質量、抗干擾能力,從而保證了變電站綜合自動化技術的有效實施。

        參考文獻:

          1.鄔寬明. CAN總線原理與應用系統設計. 北京:北京航天航空大學出版社,1996

          2.閔濤,黃冰. 變電站自動化系統一種智能測控裝置的設計. 及自動化學報.2003[6]:87~90

          3.李娟. 現場總線在煤礦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中的應用. 重慶:電工技術,2004[5]:2~3

          4.CL2000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系列裝置技術說明書. 哈爾濱光宇電氣自動化有限公司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郑州市| 中西区| 正阳县| 德昌县| 梓潼县| 威海市| 民乐县| 扶余县| 尼玛县| 石柱| 景宁| 邢台县| 海安县| 休宁县| 富阳市| 黑山县| 玉田县| 阿坝| 都江堰市| 封开县| 蓬莱市| 东乌珠穆沁旗| 民丰县| 陆河县| 新巴尔虎右旗| 阿荣旗| 云安县| 石狮市| 大化| 陆河县| 繁峙县| 龙岩市| 青铜峡市| 瑞昌市| 崇左市| 新和县| 临海市| 遂川县| 邵东县| 罗江县| 谢通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