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CMOS圖像傳感器的流水線ADC設計及其成像驗證
3 芯片版圖
該芯片使用0.5μm標準CMOS工藝進行流片,版圖的設計綜合考慮了混合信號電路布局、匹配設計和抗干擾設計等。布局采用數模分離,數字電路加保護環;匹配設計采用了共心對稱設計、比例單元設計和添加啞元元件等技術。芯片版圖如圖7所示,帶PAD的整體芯片面積為3.55 mm@2.9 mm,其中上部分為數字位對齊和數字校準電路,中部為各級流水線,右側為時鐘產生電路,下部為信號輸入和其他電路。
4 成像系統及其成像結果
4.1 成像系統硬件組成
低噪聲、高幀頻的CMOS圖像傳感器成像,除了對PCB測試板的設計要求較高外,也對測試系統的構成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本成像系統的電學硬件系統框圖如圖8所示。該電學硬件系統的基本工作原理是:
1)在PCB板上用基于CPLD設計的時鐘波形來控制板上的CMOS圖像傳感器芯片和ADC芯片協同工作,并在此過程中生成幀同步信號和ADC時鐘信號交予數字采集卡作為采集卡的外觸發和外時鐘信號。
2)在ADC芯片將CMOS圖像傳感器產生的模擬信號進行模數轉換后,其數字信號經緩沖芯片緩沖輸出至數字采集卡。
3)數字采集卡在幀同步信號控制下進行重復觸發采樣,在采集卡收集到一定數據后將采集到的數據傳送到主機中,然后用成像軟件進行分析,給出動態的成像圖片。
4.2 成像系統軟件設計
本測試系統軟件采用Labview編程,Labview是一種圖形化的編程語言的開發環境,廣泛地被工業界、學術界和研究實驗室所接受,視為一個標準的數據采集和儀器控制軟件。
本系統中利用Labview的虛擬儀器(virtual instrument)實現對數據采集卡的數據采樣控制、對采集到的數據進行信號處理以及動態成像,圖9為成像軟件的界面圖,其工作模式和原理是:
1)在控制數字采集卡的程序中,將始終和觸發設置為外時鐘采樣以及外觸發重復觸發采樣模式,以實現成像信號幀同步和保證采集卡采樣與ADC輸出的同步。
2)在將采集到的數據轉化為U16數字格式數組后,對這些信號進行灰度值處理,程序設計了兩種灰度調節模式:固定的灰度轉換和灰度自動調節,此外程序還設計了可選的反色、圖像翻轉、圖像放大等功能。
3)在數據進行信號處理后,完成對采集數據的二維灰度值成像,這些信號處理和成像程序都置于while循環中,因此可根據延時設置成像刷新的幀頻,實現動態成像。
4.3 成像結果
用本文設計的ADC對模擬輸出的CMOS圖像傳感器進行模數轉換后,基于自主設計的成像系統,進行了實時成像實驗,成像結果如圖10所示,可以看出,畫面清晰,層次感分明。
5 結束語
文中設計了一種可應用于低噪聲CMOS圖像傳感器芯片級模數轉換的12bit、10Msps流水線ADC,并基于0.5μm標準CMOS工藝進行了流片。最后在PCB板級電路上用該流水線型ADC完成了CMOS圖像傳感器的模數轉換,并基于Labview和數字采集卡系統實現了CMOS圖像傳感器的成
像,成像結果表明,該ADC可滿足低噪聲CMOS圖像傳感器芯片級模數轉換器的要求,下一步可將CMOS圖像傳感器和該ADC合并設計在一個芯片上進行流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