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利用RRLC改善西洋參HPLC的分離速度和靈敏度

        利用RRLC改善西洋參HPLC的分離速度和靈敏度

        作者: 時間:2013-05-07 來源:網絡 收藏
        本文以中國藥典的方法為起點,利用快速高分離度液相色譜()對西洋參中活性組分Rg1、Re、Rb1進行快速、有效的分離。該方法在保持分離度和重現性的前提下,改善了分析,大大縮短了分離時間。另外,使用相同系統和與RRHT色譜柱相同鍵合相的ZORBAX SB C18 色譜柱,也獲得了滿意的分離結果。

        概述

        西洋參(又名花旗參)系五加科植物西洋參(Panax quinquofolimm L.)的干燥根,西洋參的根部及地上莖葉部分含有多種生理活性成分,其中主要是西洋參皂甙和三萜類化合物,三萜類化合物與人參皂甙結構相似。西洋參皂甙是西洋參中主要的有效成分,也是生理活性最顯著的物質。其中人參皂苷的Rb1又是西洋參主要特征成分,其含量高于人參,也是西洋參與人參鑒定的主要依據。

        在2005版中國藥典一部中,西洋參活性成分的含量測定采用了以十八烷基鍵合硅膠為填料、以乙腈和0.1%磷酸溶液為流動相進行梯度洗脫的液相色譜分析方法。該方法主要需要分離人參皂苷Rg1、Re與Rb1,因3個化合物結構相似,尤其是Rg1和Re(見圖1),故HPLC需要利用長時間的淺梯度分離。3個色譜峰的HPLC分離時間需要約60min,分離一次的運行時間長達120min。本研究是在中國藥典HPLC梯度方法的基礎上,選擇合適的鍵合相填料,開發以小顆粒填料技術為基礎的方法,在滿足分離度要求的前提下,實現快速、靈敏、可重現的方法學目標。

        newmaker.com
        圖1 人參皂苷的結構

        在2005版中國藥典一部中,西洋參活性成分的含量測定采用了以十八烷基鍵合硅膠為填料、以乙腈和0.1%磷酸溶液為流動相進行梯度洗脫的液相色譜分析方法。該方法主要需要分離人參皂苷Rg1、Re與Rb1,因3個化合物結構相似,尤其是Rg1和Re(見圖1),故HPLC需要利用長時間的淺梯度分離。3個色譜峰的HPLC分離時間需要約60min,分離一次的運行時間長達120min。本研究是在中國藥典HPLC梯度方法的基礎上,選擇合適的鍵合相填料,開發以小顆粒填料技術為基礎的RRLC方法,在滿足分離度要求的前提下,實現快速、靈敏、可重現的方法學目標。

        RRLC方法轉換和優化

        快速高分離度液相色譜(RRLC, Rapid Resolution Liquid Chromatography)利用亞二微米小顆粒填料分離的液相色譜技術,與常規較大顆粒(如5mm)不同,小顆粒可以顯著改善液相色譜的分離度、。因RRLC分離常常使用與HPLC不同的儀器和色譜柱,故在RRLC分離時需要對原始HPLC分離條件進行適當的調整或優化。

        色譜柱的選擇

        因流動相中含有磷酸,RRLC分析采用內含1.8小顆粒的ZORBAX StableBond C18色譜柱。該填料在低pH條件下具有杰出的穩定性,是低pH條件液相色譜分離的首選。色譜柱規格選擇了4.6×50mm的RRHT色譜柱,其柱長與粒徑之比(L/dp≌28)與規格為4.6×150 mm, 5的常規HPLC色譜柱相當(L/dp=30),故可以獲得相近的分離效率,但大大提高,并且可以改善

        色譜柱內徑的選擇主要考慮方法轉換的方便性,選擇與HPLC色譜柱相同內徑的RRHT色譜柱可以降低方法轉換的可變性。本方法采用了與HPLC色譜柱相同內徑(4.6mm)的RRHT色譜柱。如選用更小內徑的色譜柱,可以在保持線速度相同的前提下獲得相同的分離結果,并進一步降低溶劑消耗。

        方法轉換的初步參數確定

        在Method Translator相應欄目中輸入原始HPLC條件,包括HPLC色譜柱規格、進樣量、流速、梯度表等參數,并選擇RRLC色譜柱的規格,即可獲得根據洗脫柱體積相同原則折算而得的RRLC分離的初步參數。

        因小顆粒填料在較高的線速度下可以保持柱效(分離度),故可以通過提高流速的方式進一步提高。如需保持分離度相同,則在流速調整時要保持流速與梯度時間乘積不變,即提高流速的同時等比縮短梯度時間。本研究根據中國藥典一部中給定的西洋參梯度分離條件和上述原則,確定了初始實驗條件。

        方法優化

        起始試驗條件雖然獲得了與藥典原始HPLC方法相似的RRLC分離譜圖,但因色譜柱選擇性的差異等影響,并沒能基線分離結構相近的目標化合物Rg1與Re。因此,方法需要進行進一步摸索與優化。適當降低流動相在Rg1與Re出峰附近的洗脫強度,兩色譜峰的分離度獲得了初步改善,但仍未實現基線分離。考慮到溫度對分離選擇性的可能影響,嘗試設置不同柱溫考察分離選擇性的變化。原始中國藥典的方法所用柱溫為40℃,本實驗在原始條件的基礎上,又分別在25℃和30℃下進行了分離(見圖2)。

        newmaker.com
        圖2 不同溫度下,Rg1與Re的分離度比較

        從實驗結果得知:降低溫度有利于Rg1與Re的分離,25℃時Rg1和Re可以得到基線分離(分離度>2.0)(見圖3),故最終選擇25℃為柱溫條件。最終優化獲得的分離條件可以在11min內基線分離3個目標皂苷(分離度>2.0),加上洗脫保留較強雜質與平衡時間,一次運行總時間為20min,分離速度是原來HPLC分離速度(120min)的6倍,溶劑消耗也相應降低了。

        newmaker.com
        圖3 西洋參中人參皂苷的RRLC分離結果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绿春县| 亳州市| 大城县| 二连浩特市| 瑞安市| 日土县| 云龙县| 南康市| 平顶山市| 渝中区| 绍兴县| 黄陵县| 连南| 高州市| 铜陵市| 工布江达县| 时尚| 即墨市| 若尔盖县| 木兰县| 横峰县| 鲜城| 永丰县| 桐梓县| 和政县| 林甸县| 休宁县| 南昌县| 西林县| 武山县| 玉龙| 宜良县| 西青区| 上犹县| 乌兰察布市| 大冶市| 黑龙江省| 太和县| 本溪市| 晋州市| 白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