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網絡化智能傳感技術發展淺析

        網絡化智能傳感技術發展淺析

        作者: 時間:2014-02-21 來源:網絡 收藏

          ⑷ IEEE Std 1451.3


          IEEE Std 1451.3標準,即分布式多點系統數字通信和變送器電子數據表格式(Digital Communication and Transducer Electronic Data Sheet(TEDS)Formats for Distributed Multidrop System),2003年10月通過了IEEE認可。該標準利用展布頻譜技術(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在一根信號電纜上實現數據同步采集、通信和對連接在變送器總線上的電子設備供電。IEEE 1451.3分布式多點變送器接口如圖5所示。

          ⑸ IEEE P1451.4

        IEEE P1451.4提議標準,即混合模式通信協議和變送器電子數據表格式(Mixed-mode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nd Transducer Electronic Data Sheet(TEDS)Formats)。IEEE 1451.1、IEEE 1451.2和IEEE 1451.3標準主要針對可數字方式讀的具有網絡處理能力的和執行器。IEEE P1451.4標準主要致力于基于已存在的模擬量變送器連接方法提出一個混合模式智能變送器通信協議:混合模式接口一方面支持數字接口對TEDS的讀寫,另一方面也支持模擬接口對現場儀器的測量;同時使用緊湊的TEDS對模擬的簡單、低成本的連接。基于IEEE P1451.4混合模式智能變送器接口如圖6所示。

          ⑹ IEEE P1451.5

          IEEE P1451.5提議標準,即無線通信與變送器電子數據表格式(Wireless Communication and Transducer Electronic Data Sheet(TEDS)Formats)。該提議標準于2001年6月最新推出的,旨在現有的IEEE P1451框架下,構筑一個開放的標準無線接口,以適應工業自動化等不同應用領域的需求。

          4.2 IEEE P1451智能變送器接口標準族體系結構

          IEEE P1451標準可以分為面向軟件的接口與面向硬件的接口兩大部分。軟件接口部分借助面向對象模型來描述網絡化智能變送器的行為,定義了一套使智能變送器順利接入不同測控網絡的軟件接口規范;同時通過定義一個通用的功能、通信協議和電子數據表格式,以達到加強IEEE P1451族系列標準之間的互操作性。軟件接口部分主要由IEEE 1451.1和IEEE P1451.0組成。硬件接口部分是由IEEE 1451.2、IEEE 1451.3、IEEE P1451.4和IEEE P1451.5組成,主要是針對智能傳感器的具體應用而提出來的。圖7描述了IEEE P1451標準族的整體框架和各成員間的關系。


          需要指出的是,145l.X雖然是互相協同工作的,但它們也可以彼此獨立發揮作用。1451.1可以不需要任何1451.X硬件接口而使用,1451.X硬件接口也可以不需要1451.X軟件接口,但其軟件必須要提供相應的功能如傳感器數據或信息的網絡傳輸。

          5、結論

          網絡化智能傳感技術研究方興未艾,建立、開發適用于工業控制系統的智能傳感器接口將成為今后一段時間內國際標準化組織的主要任務。毫無疑問,隨著IEEE P1451智能變送器接口標準族體系的建立與完善,基于IEEE P1451標準族所定義的網絡化智能傳感技術代表了未來測控系統的發展方向,必將會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

        傳感器相關文章:傳感器工作原理


        雙絞線傳輸器相關文章:雙絞線傳輸器原理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淮安市| 长汀县| 达日县| 仲巴县| 泉州市| 隆昌县| 湖口县| 北海市| 临漳县| 盖州市| 杭州市| 馆陶县| 镇赉县| 德令哈市| 桦甸市| 丽水市| 喀什市| 梓潼县| 浮梁县| 二手房| 卢龙县| 南城县| 海伦市| 新龙县| 苏尼特右旗| 阿荣旗| 当阳市| 汉阴县| 涞源县| 南澳县| 都匀市| 阿荣旗| 舒兰市| 安新县| 牡丹江市| 喀喇沁旗| 阆中市| 赣州市| 沛县| 伊宁县| 汝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