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物聯網與傳感器 > 業界動態 > 智慧城市高溫下的冷思考

        智慧城市高溫下的冷思考

        作者: 時間:2014-04-04 來源:中華工控網 收藏

          作為下一代城市生活形態,正在引領城市建設新方向。然而如何推動其健康發展,形成更強的服務城市轉型和造福民眾的正能量,還需要在高溫下進行諸多冷思考。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35972.htm

          過去的兩三年,是試點探索的階段,火熱程度非同一般。特別是過去一年,無論是各地加快政府職能轉型、解決“城市病”的主觀愿望,還是中央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客觀要求,都在推動中國迅速從理論走向實踐,整個產業發展形勢無疑可以用爆發式增長來形容。各地政府部門紛紛貼上“智慧城市”的標簽,似乎不提“智慧”就跟不上時代的步伐。

          2013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先后公布兩批國家智慧城市試點總數為193個,超過40個地級以上城市在“十二五”規劃或政府工作報告中正式提出建設智慧城市,80%以上的二級城市明確提出建設智慧城市的發展目標。智慧城市建設“亂花漸欲迷人眼”。

          總體來說,各地智慧城市建設勢頭良好,已經在提升社會管理、加強公共服務、提升產業結構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為不少城市的經濟社會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良好抓手和持續動力。但也有一些應用屬于一時沖動建設,使用者寥寥或解決不了實際問題。由于認識不夠完善、缺乏系統經驗,一些試點城市建設貪大求全、求大求快、盲目投資現象明顯,造成了資源浪費,這與智慧城市建設的初衷是相背離的。

          一哄而上帶來的重復建設

          “智慧城市”概念在炙手可熱的同時,也是亂象隱現。

          在目前已經開展智慧城市建設中,不少地方仍然存在著一哄而上的現象,在提出建設智慧城市的口號后,就開始盲目上馬一批項目。等到發現還需要建設相應的關聯系統和配套措施時,才回過頭來再進行整體規劃設計,既浪費了時間、金錢,還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度。智慧城市該“降溫”了。

          “說降溫可能有些不恰當,這是一個朝陽行業,未來的市場還會更加廣闊。不過,現在各地的智慧城市確實存在不少問題,沒有把握住智慧城市的內涵。”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浪潮集團董事長孫丕恕表示,“某些智慧城市停留在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上,沒有規劃和應用的支撐,導致大量的基礎設施荒廢、閑置。”

          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泰豪集團董事長黃代放在其上交的2014年兩會提案中指出,目前全國智慧城市發展缺乏統籌。

          一是全國智慧城市發展缺乏統籌指導。由于各部委側重點和關注面不同,且缺乏統一的標準體系和評估體系,造成不少地方政府難以適從,很難形成統一的指導思想和建設方針,造成了不少人力、財力的浪費。

          二是各地智慧城市建設缺乏總體規劃。智慧城市建設是一個長期性、系統性的復雜工程,如果不做好總體規劃設計,就很容易產生信息孤島,出現重復建設、無效建設等后果,造成國家和民眾的資源浪費。

          目前,提出智慧城市發展戰略的城市如雨后春筍般涌現,這與幾年前各個城市爭相發展云計算產業景象頗為“神似”。倘若通讀一些城市提出的智慧城市發展戰略規劃,就會發現其側重點并不明顯,更多的還是大而全的涵蓋社會各個領域的智慧建設,好似每個領域若沒有和“智慧”搭上,就覺得要拖試點城市建設的后腿。對此,南京大學智慧城市研究院教授甄峰指出,智慧城市不能蜂擁而上,需要從城市特點出發,尋找適當的發展路徑與建設模式。可以說,做好頂層設計已經成為各個試點城市決策者的必修課。

          頂層設計是在智慧城市發展戰略(規劃)指導下,旨在為智慧城市建設實施提供指導的整體規劃。頂層設計主要明確智慧城市建設的重點內容、各重點內容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以避免分散投資和重復建設。

          針對智慧城市的復雜性,專家認為其頂層設計需按照科學的城市發展理論,在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等“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指導下,以城市發展突出問題為牽引,立足城市現實基礎,強調城市區位優勢,從全局視角出發進行的智慧城市總體架構設計。具體而言,智慧城市頂層設計應統籌經濟、社會、資源、環境、民生等多個方面協調發展,調動政府、企業、社會團體和民眾等各種力量,綜合理念、制度、方法、技術等多種元素的協同驅動,確保智慧城市建設目標的實現。

          專家指出,做好頂層設計,涉及智慧城市的總體架構和業務架構,涉及基礎設施建設、系統部署和分階段推進,涉及智慧城市建設和管理體制和機制等等一系列問題,是解決智慧城市發展難題的可行途徑。

          值得一提的是,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等8個部委在廣泛征求有關部門和地方意見的基礎上,已經研究起草了《關于促進智慧城市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并于2013年上報至國務院。該指導意見明確提出了我國智慧城市的發展思路、建設原則、主要目標以及信息安全保障等要求,以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匯聚力量,加強對各地智慧城市建設實踐的引導。借此,我國智慧城市建設將結束政出多門、盲目建設的“亂象”,進入統籌推進的新階段。

          信息孤島現象普遍

          在信息化發展的初期,由于整體設計能力的不足,以及缺乏信息化統籌機制,各地智慧城市建設往往以項目為中心,政府各部門獨立建設了一系列的信息系統,逐步形成了隨意生長的“系統叢林”。在“叢林”中,系統之間互不相連,信息資源重復采集、互不共享,造成許多重復建設和投資浪費。如果這種局面繼續延續,在“智慧城市”建設的過程中必然會遇到各自為政、信息孤島等老問題,智慧城市將變得“非智慧”,大大增加了智慧城市建設失敗的風險。

          顯然,多頭并進的管理方式并不利于合力。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綜藝集團董事長昝圣達提交建議,智慧城市建設法規、標準滯后,國家要加強頂層設計,防止一哄而上,資源浪費。

          他以所在的城市南通為例。南通入選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和工業信息化部的兩份試點城市名單,目前信息基礎設施演進升級,預計到2017年智慧城市建設投入將達156億元,整個城市的管理水平會實現智慧技術的高度集成。但智慧城市建設也出現諸多無序和浪費,各地存在項目一哄而上,基礎參差不齊,部門各自為政,信息孤島普遍現象。因此,昝圣達建議,國家層面需要強化頂層設計,建立起政策規劃、法律法規和統一、細致、完備的標準體系。工作機制也需整合發力。

          標準為產業發展提供重要的牽引力,對于應用驅動性很強的智慧城市,標準的制定更是不可或缺。標準是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支撐和保障。

          目前我國智慧城市建設總體上還處于探索階段,尚未形成對智慧城市的統一認識。由于各地對智慧城市建設的理解和認知水平參差不齊,在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信息化開發能力等方面還存在很大差異,智慧城市的“智慧”程度還存在很大差距,有可能造成各個城市盲目建設、城市間應用形成更多孤島和難以連通的問題,導致“智慧城市”不智慧的局面。

          標準體系建設是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環節,是避免智慧城市建設無序發展的保障條件。當前,智慧城市標準化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中國智慧城市標準化工作也越來越多地受到ISO(國際標準組織)、IEC(國際電工委員會)及ITU-T(國際電信聯盟)等三大國際標準化組織的重視。

          據了解,智慧城市標準體系歸納起來由五大類別的標準組成,即智慧城市基礎標準、智慧城市支撐技術標準、智慧城市建設管理標準、智慧城市信息安全標準、智慧城市應用標準。當前,對于智慧城市標準化工作需要在三個方面發力:一是如何遵循現有標準;二是如何針對智慧城市建設需要重點研制新標準;三是如何根據智慧城市不同場景需求,制定標準實施指南。

          “智慧城市不只是建設,還應打破交通信息孤島,形成多方面的信息數據共享聯動。”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主任曾這樣表示。

          政府大包大攬現象嚴重

          智慧城市應當包括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政府辦公,例如網上審批;第二個層次是政府對老百姓的公共服務,如各種繳費和信息查詢;第三個層次則是老百姓對老百姓提供的服務,或者說信息消費,老百姓包括企業和個人兩類。

          “就是要打造一個公共服務平臺,有點兒像58同城。但是58同城沒有政府參與,是一個純市場化的平臺,智慧城市則需要將老百姓、企業和政府連起來。由政府一手操辦是不行的,因為它不懂市場化特別是互聯網思維,必須引入企業。”全國人大代表孫丕恕坦承,產品的完善和市場的培育都需要一個過程,“智慧城市平臺有自己的優勢,就是政府的數據。政府掌握著大量的公共數據,多是動員了一個國家的力量獲得的,是一個市場化的公司難以做到的。圍繞這些數據,可以開發出各種各樣的契合用戶需求的信息服務產品,不斷吸引著優秀的第三方應用開發者和用戶前來。”

          但是,在目前信息不盡透明的情況下,政府手中的很多數據,即使是非保密的、應該公開的數據都沒有公開,想要進一步挖掘并開發相關的信息產品自然無從談起。政府公開數據或者搭建政府公共數據平臺,將是智慧城市能否落地的關鍵。

          不過,專家也表示,“政府開放數據在中國還沒有先例,究竟哪些數據要開放、如何開放、在哪開放等,弄不好很可能就會出現侵犯市場隱私等問題,這些情況都需要探討,建議應當建立相關規則制度,對政府開放數據做出有效規范。”

          全國人大代表黃代放在2014年兩會提案中還指出,當前有部分城市過度依賴國外廠商的解決方案,甚至在規劃設計環節都引入國外公司,暴露了許多城市關鍵信息,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隱患。

          智慧城市是保障國家信息安全的重要領域。由于智慧城市建設將會產生大量的政府、社會以及個人信息,其中包括交通、能源、金融等多項涉及到國家和社會安全的關鍵信息。而且,這些信息一般會采取高度集中的方式實行存儲、加工以及調配。一旦出現信息泄露甚至被敵對勢力掌控的情況,將會對個人、社會乃至國家安全造成極其嚴重的后果。

          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充分運用政府和市場兩個手段推動智慧城市持續發展。在規范各地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強調總體規劃設計的重要地位,而不是本末倒置,由企業的解決方案決定。

          “大數據”沒有充分挖掘

          沒有大數據就沒有智慧城市。大數據應用可以讓你我的生活變得更好。

          說到智慧城市不得不提及大數據。因為大數據在城市社會管理中的作用越來越強大,更不用說未來信息化程度更高的智慧城市。智慧城市的智慧來自大數據。大數據是智慧城市的一個基礎,沒有大數據,智慧城市就是一個空架子。

          現代社會是數據型社會,隨著全球化網絡進程加速,數據信息在生活中所占比重越來越大。如今,社會生活進入大數據時代,全球所有信息數據中90%產生于過去兩年,大數據在兩個方面表現出最重要的價值,一是促進信息消費,加快經濟轉型升級;二是關注社會民生,帶動社會管理創新。

          大數據為智慧城市建設提供強大的決策支持。在城市規劃方面,通過對城市地理、氣象等自然信息和經濟、社會、文化、人口等人文社會信息的挖掘,可以為城市規劃提供強大的決策支持,強化城市管理服務的科學性和前瞻性。在交通管理方面,通過對道路交通信息的實時挖掘,能有效緩解交通擁堵,并快速響應突發狀況,為城市交通的良性運轉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

          大數據將極大提高智慧城市政府部門的決策效率和服務水平。智慧城市的建設首先需要一個“智慧政府”,大數據使數據共享成為可能,政府各個部門的既有數據庫可以實現高效互聯互通,極大提高政府各部門間協同辦公能力,提高為民辦事的效率,大幅降低政府管理成本。

          然而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大數據的實際利用情況并不樂觀。在很多城市的智慧推進過程中,大數據僅僅是作為海量數據的集合,政府并沒有更好地探索如何盤活已有數據存量,用好大數據增量,挖掘出其背后真正的價值,用以提升城市公共服務能力和管理決策水平。

          工業和信息化部總經濟師周子學在講話中表示,近年來,我國在智慧城市技術研發、標準制定等方面都取得了積極的進展。由于智慧城市普及面廣,我國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仍存在諸多問題。比如管理方面,多頭并進的管理方式不利于合力。智慧城市的建設沒有先例,對智慧城市建設缺乏規范標準,有些地方重建設輕應用,缺乏運營管理的長效機制,不完善。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研究起草了關于我國智慧城市有序發展的文件,目前已經提交有關部門等待批準發布。下一步,我們將為圍繞建設中國特色智慧城市統籌規劃,明確中國智慧城市建設標準,發揮信息資源的潛能,開展信息安全的推進工作。

          (信息來源:新華網、新浪網、騰訊網、天山網、中國企業報、人民郵電報、新華日報)

        物聯網相關文章:物聯網是什么




        關鍵詞: 智慧城市 物聯網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池市| 方山县| 蒙山县| 金沙县| 临湘市| 灵寿县| 阿坝县| 桐城市| 乃东县| 永安市| 周至县| 涡阳县| 双桥区| 德令哈市| 东光县| 荥阳市| 砚山县| 咸阳市| 屏南县| 安多县| 福海县| 海原县| 河北省| 镇巴县| 疏附县| 峨边| 苗栗市| 正安县| 长垣县| 陵水| 宝兴县| 通河县| 昭通市| 竹山县| 皮山县| 淮阳县| 吐鲁番市| 巴彦淖尔市| 宁夏| 嵩明县| 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