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硬件設計與應用研討會在上海召開
3月19日,2014年嵌入式系統聯誼會主題討論會在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召開。這是嵌入式系統聯誼會第一次來到上海,但是并未“水土不服”。圍繞本次討論主題“CES2014給我們的啟示-智能硬件的設計與應用”,50余位來自高校、研究機構和企業的專家學者進行了深入探討。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35875.htm會上,華東師范大學的沈建華副教授就現階段智能硬件的問題和挑戰分享了他的觀點。他報告的題目是“IOT&IOE智能硬件的難點”。沈教授將智能硬件定義為“就是能接入互聯網的嵌入式設備”。從最初的PC互聯,逐步發展到如今的移動互聯,以及未來的物物互聯趨勢,沈教授認為未來任何物體都需要聯入互聯網。“那么如何聯網,這將是我們的機遇也是挑戰。”現在,傳統企業都正在尋求升級,各大互聯網公司搶占入口。沈教授認為如果產品沒有和硬件相聯系,都是可以替代的,包括微信。當跟硬件綁定了,粘性高了,才更能站住腳跟。現在具備這樣能力的智能硬件還沒有出現,這就是創業公司的機會。沈教授將聯入互聯網的方式分為兩類,一類是相對固定的物體,通過無線路由將信息發送到云端;另一類是通過比如穿戴式設備,連接到手機。智能硬件是聯入互聯網的關鍵,但它的開發現在還存在著不少困難,沈教授建議采用標準的無線技術。其中成熟的方案非常重要,基于MCU的嵌入式軟件是核心,有制造經驗、也有互聯網思維的人更可能成功。 嵌入式系統聯誼會副主任和秘書長何小慶與大家分享了他在2014年CES(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上的一些見聞和關于智能穿戴設備的觀點。他報告的題目是“CES觀感和智能穿戴設備的最新發展”。何小慶認為從企業巨頭(如LG、高通)紛紛推出穿戴設備解決方案,可以看出穿戴設備已經進入發展快車道,其中健康、醫療、時尚是三大應用主線;隨著LG、三星和松下等家電大廠紛紛展出智能家居產品,何小慶認為智能家居正在升溫;特斯拉正在成為互聯汽車樣板,谷歌宣布成立開放汽車聯盟,互聯汽車將進入實質化應用階段。結合CES見聞,何小慶對智能穿戴設備的市場現狀、技術和未來發展做了深入的探討。他認為智能穿戴設備還在早期市場階段,創業公司是主力軍,大公司正在嘗試。雖然已經有不少公司開發出智能穿戴產品,但智能穿戴設備設計看似簡單,實則不宜,商業成功更難,穿戴設備的設計應該做減法。何小慶指出了設計中的幾個難點:第一是低功耗問題,第二是MCU與傳感器外設接口設計,第三是整合更智能傳感器方案;第四是穿戴設備UI設計,第五是穿戴設備OS、協議和軟件。“智能穿戴設備一定是智能硬件+智能手機APP+云服務的設計模式”,何小慶如是說。他呼吁大家在設計中遵循開放、參與和共贏的原則,在樣機階段引入大眾參與提出意見,產品階段提供開放的API和SDK,讓更多人參與應用軟件開發。
最后,上海計算機學會嵌入式專委會陳章龍教授做了“信息與物理的融合”發言。 陳教授回顧了計算機發展的歷史,分析了物聯網系統中人、物和系統的關系,最后介紹了intel最新的卡片式穿戴計算平臺-Edsion。
嵌入式系統聯誼會主任、《單片機與嵌入式系統應用》雜志主編何立民教授、北京郵電大學鄺堅教授、清華大學計算機系陳瑜副教授、太原理工大學常曉明教授、蘇州大學王宜懷教授、Microchip、TI 、迅亦無線通訊、新諾菩思(SYNOPSYS)武漢研究中心、上海芯唐科技、上海華虹、與非網和《單片機與嵌入式系統應用》雜志等媒體代表50余人參加了會議,三位專家發言后大家圍繞智能家居和穿戴設備的應用前景進行了熱烈的交流和討論。
linux操作系統文章專題:linux操作系統詳解(linux不再難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