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設計應用 > 看版主講解電源效率的磁性元件損耗

        看版主講解電源效率的磁性元件損耗

        作者: 時間:2013-12-25 來源:網絡 收藏
        wrap: break-word;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24px; color: rgb(62, 62, 62); font-family: Tahoma, Arial, sans-serif; font-size: 14px; text-align: justify; ">先說直流阻抗,形成原因上面說了。下面我們來分析怎樣減少直流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27253.htm

        首先,給出直流計算公式:Pdc=(Irms)^2*Rdc

        由上面的公式可見,對于電流有效值一定的情況下,只要降低繞組的直流等效電阻就可以降低繞組的直流。我們知道繞組的電阻與材質,長度,截面積甚至溫度(關系很小)等有關,那么我們就可以采用如下方法來降低繞組的直流損耗:

        1、采用電阻率小的導體來繞制變壓器,一般采用銅漆包線,盡量不用銅包鋁漆包線或鋁漆包線

        2、在變壓器窗口面積允許的情況下,盡量用大一點的等效截面積的漆包線(單根線不要超出穿透深度,后面會分析)

        3、適當減少繞組的匝數(會增加鐵損),慎用!

        網友allen-leon:

        適當減少繞組的匝數(會增加鐵損),慎用?可否請講講為何減小繞組匝數慎用?

        答:減少匝數的話,就意味著變壓器的磁通密度變化范圍更寬,引起鐵損的增加。所以,需要謹慎考慮使用。

        網友jepsun:

        冰老師:用銅包鋁的線怎么樣?

        答:用銅包鋁線的話,同樣線徑的漆包線,直流阻抗會增加,發熱更大。交流損耗包含很多方面,如漏感與層間電容的振蕩引起的損耗,布線雜散電感與雜散電容引起的損耗等等,但最主要的就是集膚效應與臨近效應引起的損耗。

        先來看看集膚效應的定義:

        集膚效應又叫趨膚效應,是指導體通過交流電流時,在導體截面中,存在邊緣部分電流密度大,中心部分電流密度小的現象。

        肌膚效應產生的原理比較復雜,簡單的表述為:

        看版主講解電源效率的磁性元件損耗

        如上圖,設流過導體的電流為i,方向如圖。根據右手法則, 則要產生m.m.f的磁場,并垂直電流方向,如圖的八個小圓圈就是進入與離開道題的磁力線。根據法拉第電磁感應,磁力線通過導體會產生渦流,方向如圖中8個小圓圈周圍的大圓圈方向所示。

        由圖可知,渦流的方向加強了導體邊緣電流,抵消了導體中心的電流,這便是集膚效應產生的原理。

        關于集膚效應,趙修科老師在《開關電源中的》一書中有過詳細的論述

        看版主講解電源效率的磁性元件損耗

        看版主講解電源效率的磁性元件損耗

        在這里再引入一個名詞:穿透深度

        定義:當導通流過高頻電流時,由于趨膚效應導致電流從導通表層流過,此表層的厚度稱為穿透深度或趨膚深度,用“Δ”表示。需要說明的是穿透深度指的是導體的半徑。穿透深度跟工作溫度,導體的電阻率,導體的相對磁導率以及頻率等因素有關。

        其計算公式為:

        Δ=65.5/√f(mm) 20℃

        Δ=76.5/√f(mm) 100℃

        公式我就不推導了,有興趣可以參閱相關資料。

        由上面的公式不難看出,工作頻率越高,導線的穿透深度就越低,所以廣大工程師在設計變壓器的時候,一定要考慮頻率對導線的穿透深度影響。

        網友wsh5106:



        關鍵詞: 電源效率 磁性元件 損耗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前郭尔| 台北县| 自治县| 大邑县| 湟源县| 凤城市| 天等县| 犍为县| 西乡县| 开江县| 老河口市| 西乌| 东兰县| 汤阴县| 天气| 牟定县| 金山区| 深水埗区| 丹棱县| 阿鲁科尔沁旗| 涟水县| 沙田区| 平邑县| 汉中市| 阜平县| 桑植县| 泸西县| 日土县| 南和县| 寿阳县| 峡江县| 荆门市| 十堰市| 广丰县| 利辛县| 塔河县| 台北县| 察雅县| 西华县| 新沂市| 杂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