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設計應用 > Simplis驗證環路理論之CCM Boost及Buck-Boost電路

        Simplis驗證環路理論之CCM Boost及Buck-Boost電路

        作者: 時間:2013-12-26 來源:網絡 收藏

        CCM的Boost電路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27220.htm

        Simplis驗證環路理論之CCM Boost及Buck-Boost電路

        依然是輸入50V,占空比0.5

        根據計算公式,該Boost的直流增益為46db左右,在0.8Khz處有雙極點,在20Khz左右處有個右半平面零點。

        看仿真結果

        Simplis驗證環路理論之CCM Boost及Buck-Boost電路

        在上圖的波特圖中,可以看到在20Khz左右的確出現了一個增益特性上翹,相位卻是滯后的右半平面零點。如果同樣加入ESR

        Simplis驗證環路理論之CCM Boost及Buck-Boost電路

        Simplis驗證環路理論之CCM Boost及Buck-Boost電路

        該ESR導致的零點依然在16Khz左右,那么結果是在增加一個零點以后,可以看到增益曲線最后變平了。而相位滯后從原來的270度變為180度。

        Buck-Boost

        Simplis驗證環路理論之CCM Boost及Buck-Boost電路

        從理論計算來看,直流增益依然是46db,雙極點在0.8K左右,不過右半平面零點在40Khz左右。

        看下仿真結果

        Simplis驗證環路理論之CCM Boost及Buck-Boost電路

        當然,由于Buckboost的輸出是負壓,所以在相位圖上,一開始就有一個180度相位。這里結識一下Q值的作用,看下圖

        Simplis驗證環路理論之CCM Boost及Buck-Boost電路

        對于二階系統來說,Q值越大,增益曲線的變壓就越劇烈,相位變化就越快速;Q值小則反之。

        那么用比較通俗的話來表達,可以這么認為:Q越大兩個極點就越靠近,Q越小兩個極點越分離。

        那么當Q并沒有遠遠小于0.5的時候,通常認為兩個極點是靠近的。計算的時候往往認為是重疊的雙極點。

        那么當Q遠遠小于0.5的時候,通常就認為兩個極點分開了。

        認為一個極點為:Qwo;另外一個極點為:wo/Q

        這里w是歐米伽。

        電路相關文章:電路分析基礎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涿鹿县| 交城县| 咸丰县| 长泰县| 三门峡市| 清丰县| 舟曲县| 郑州市| 叙永县| 阿图什市| 汤阴县| 乐陵市| 桑日县| 洱源县| 陇西县| 巩留县| 吉木乃县| 双柏县| 内乡县| 上饶县| 临海市| 大宁县| 嘉义市| 梧州市| 武川县| 洱源县| 威海市| 玉门市| 义乌市| 扶绥县| 大石桥市| 昭平县| 阳高县| 武陟县| 都江堰市| 通道| 乌审旗| 淮南市| 山阴县| 萍乡市| 东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