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設計應用 > 為什么IC設計工程師需要知道光刻

        為什么IC設計工程師需要知道光刻

        作者: 時間:2007-11-23 來源:網絡 收藏
        原文地址:http://www.edn.com/article/CA6504364.html

        在30多年的半導體制造歷史上,最大的一個挑戰就是跟上1965年摩爾做出的預測,即集成電路中的晶體管數目每兩年翻一番。

        為了實現這個目的,IC尺寸越來越大,而特征尺寸越來越小。有兩個方法來減小特征尺寸,一是減小用來刻印特征到晶圓的激光器,一是調整成像設備的數值,使得晶圓上的成像更加清晰。

        但是當特征尺寸低于光源時,從248nm的光刻工具開始情況有了改變。當尺寸小于激光時,開始失真,難于光刻。另外,有時臨近還會變形。

        而更小波長的卻停滯于193nm,很多人在研究超紫外線(EUV)試圖擴展193nm光刻的能力。目前,EUV離就緒還有5到15年的時間。

        事實上,由于成本,EUV可能永遠不會就緒。光刻的所有決定最終都歸結到成本,業界還沒法在適當的成本下推出這樣的精度。

        除了波長,關于精度的另一個因素就是光刻工具的數值(NA)。一個通用的提高NA的方法是利用水來做浸液式光刻。

        從光刻的角度看設計的難度,光刻師將特征尺寸代入一個公式:波長/NA=k1,此處k1是比例后的精度,也是光刻難易程度的一個表征。k1越大,光刻就越容易,k1越小,光刻就越難。浸液式光刻可以可以使NA大于1,但是還是會碰到困難,所以提高精度必須采用低k1的方式。

        設計過程中低的k1就代表光刻越難,光刻對一些設計細節變得越來越敏感,所以在設計時必須制定很多限制條件,而現在的設計規則變得很復雜和繁復,設計者想要得到一個完美結果很困難。

        最近幾年的設計都會很受限,因為激光波長的減低在未來3到4年不會發生,采用浸液式光刻來提高數值也已經很充分了,所以接下來幾年都會繼續使用193nm。想要降低特征尺寸,只能折衷設計。

        同時,設計規則也很脆弱,它們對設計者來講變得不再易于配置和遵循,所以在過去的5年里規則表很明顯沒有完全被依照。

        那么該怎么辦呢?要保證光刻師建立一個良好的設計規則表。并不一定要設計師成為光刻專家,也不一定要光刻師成為設計專家,但是主要的工作方向還是要健全光刻仿真,光刻師將他們的所知放入工具,而設計師可以利用這些數據,以此來分析光刻的難易程度。

        建立這樣的工具時最大的問題是工序問題。設計者需要在光刻制程確定制程節點前就布局標準單元,確定布局布線工具。比如你在用3年前TSMC提供的制程做設計,對于32nm,你必須在光刻到位前就開始設計,但是光刻制程能否在兩年內到位是個問題,這個問題就會在生產開始前影響到設計流程。

        事實上,隨著45nm制程的推出,代工廠對于塊cmos制程開始推薦限制性設計工具(RDR),要求采用先進的低功耗設計技術和設計為生產(DFM:design-for-manufacturing)工具,一些代工廠還推薦設計者采用概率分析工具,比如統計靜態時序分析和統計功耗分析等來減低時序和功耗問題。

        很明顯,RDR的日子已經來到。

        對于仿真技術也有一些問題要解決:你如何確保你仿真的是正確的東西?你如何確保輸入參數就是你想要仿真的參數?對于光刻仿真OPC的供應商來講,挑戰在于如何利用光刻信息,它們是仿真成功的源泉。

        本文是探討光刻對設計工程師工作影響的第一部分,在第二部分中將討論減小特征尺寸的第三種方法:兩次圖形曝光技術以及光刻仿真方面的一些進展。



        關鍵詞: 圖像 波長 研發 孔徑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利辛县| 巴彦县| 柳江县| 翁牛特旗| 台湾省| 屏东市| 桂阳县| 新乐市| 福安市| 南雄市| 石阡县| 江阴市| 宝应县| 封开县| 夹江县| 礼泉县| 石阡县| 三亚市| 武功县| 遂宁市| 罗定市| 安仁县| 昆山市| 玉龙| 都江堰市| 洪江市| 澜沧| 县级市| 梅州市| 澳门| 藁城市| 泾阳县| 平舆县| 库尔勒市| 绥德县| 龙江县| 福鼎市| 金阳县| 延川县| 集贤县| 江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