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一種基于FPGA的彩色圖像增強系統的設計

        一種基于FPGA的彩色圖像增強系統的設計

        作者: 時間:2010-09-15 來源:網絡 收藏

          在從圖像源到終端顯示的過程中,電路噪聲、傳輸損耗等會造成圖像質量下降,為了改善顯示器的視覺效果,常常需要進行處理。處理有很強的針對性,沒有統一的評價標準,從一般的圖片、視頻欣賞角度來說,濾除噪聲、擴展對比度、銳化以及色彩增強等處理能顯著提升視覺效果。

          這里設計一個基于的實時系統,包含增強對比度擴展和色飽和度兩種處理方法,相比于DSP和ASIC方案來說,在性能和靈活性方面具有絕對優勢,應用設計視頻通信系統更普遍。

          1 原理和算法

          處理可以在頻域和空間域進行,典型的頻域方法如直方圖增強處理,適合于軟件系統實現;而硬件系統更適合于空間域處理,因此本文所述的處理方法都將在空間域進行。

          1. 1 對比度擴展

          對比度擴展又稱灰度變換,其目的是在拓展感興趣的灰度區間的同時,壓縮不感興趣的灰度區間。最簡單有效的方法是線性變換,滿足以下關系:

        公式

          f(x,y)和g(x,y)分別表示輸入圖像和輸出圖像的灰度值。經過變換,線性拉伸了在a~b內的灰度值,同時對[0,a]和[b,255]灰度區間進行抑制。從顯示設備的角度來說,一般民用級別的顯示器都不具備完美表現256灰階的能力,因此抑制過暗[0,a]和過亮[b,255]的灰度區間而增強中間區域的動態范圍,可以避免灰階的浪費。從另一個角度來講,通常一幅圖像所包含的過暗和過亮的像素點本來就是少數,有目的有針對性地擴展中間范圍灰度而壓縮兩頭的灰度,可增強圖像質量,得到更好視覺效果,而圖像信息的損失卻很小。

          1.2 色彩增強

          色彩增強的目的是在保證顏色不失真的前提下,有針對性地增加圖像的色彩飽和程度,使其看起來更鮮艷生動,層次感更強。

          1.2.1 HSI模型簡介

          在彩色圖像處理中,RGB、YCbCr、CMYK等是常用的色彩模型,其算法和相互間的轉換很易用硬件實現,但是它們都不能很好適應實際上從人的角度來解釋的顏色。

          研究表明,從人的角度來觀察一個彩色物體時,一般用色調、色飽和度和亮度這3個參量來描述該物體。色調描述純色的屬性,而飽和度給出一種純色被白光稀釋的程度的度量。亮度即圖像的明暗程度,是一個主觀的描述量。基于這3個參量建立的HSI彩色模型是開發基于彩色描述的圖像處理方法的理想工具。下面簡單闡述HSI模型的原理。

          圖1所示是一個RGB彩色空間的立方體模型,邊長歸一化為1,原點處為黑色,相對的頂點處為白色。連接黑白兩點得到灰度軸,這根軸上的飽和度為0,即沒有彩色分量。在灰度軸上有相同投影點的點具有相同的亮度,即垂直于灰度軸的平面內的點具有相同的亮度值。

        一個RGB彩色空間的立方體模型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宽城| 婺源县| 沁源县| 加查县| 潍坊市| 新乐市| 拉萨市| 东乌珠穆沁旗| 乌什县| 博爱县| 哈密市| 青龙| 包头市| 樟树市| 梓潼县| 隆安县| 桃江县| 长葛市| 伊川县| 凤阳县| 牡丹江市| 浦江县| 大同县| 邯郸市| 台南市| 谢通门县| 左贡县| 万安县| 疏附县| 潮州市| 五台县| 县级市| 广丰县| 贵定县| 阳原县| 遂川县| 呈贡县| 酉阳| 淮安市| 吉安市| 溆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