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XI技術方興未艾 LED照明裝備技術顯神通
在向中國轉移的過程中,電子制造產業得到了飛速發展,囊括個人消費電子產品、計算機行業、通信行業以及諸多新興產業,幾乎涵蓋到電子類產品的整個市場領域。在國家對個人電子消費品、通信、LED、太陽能光伏等產業的強力政策推動下。
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抓住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際產業轉移的重大機遇,積極推進結構調整,著力加強自主創新,實現了產業的穩步增長,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日益凸顯。
隨著電子制造產業的發展,目前我國已有將近20000家SMT企業活躍于該產業,但是由
于X射線設備昂貴且不是生產設備,只有約1/3的工廠使用X射線檢測設備,其中跨國公司基本都使用價格非常昂貴的國際品牌。
隨著現在電子產品便攜式及小型化的發展趨勢,元器件越來越小,線路板組裝的密集程度也越來越高,生產加工的難度更是越來越大,因此品質保障就顯得更為重要,各生產廠商也紛紛加大了購置檢測設備的資金投入力度。相關數據顯示,2013~2015年,每年將至少有2000~5000臺的國內市場份額。
PCB產業的產品檢測問題也日益凸顯。目前,全球PCB產業產值占電子元件產業總產值的四分之一以上,是各個電子元件細分產業中比重最大的產業,在中國成為電子產品制造大國的同時,全球PCB產能也在向中國轉移。
不僅內資PCB制造企業加速擴大產能,外資企業也同時加速向中國轉移、新增產能,國內PCB行業投資始終火熱。
據了解,從2006年開始,中國就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一大PCB制造基地。2012年,全球PCB產業銷售額約603億美元,中國占41%。預計到2015年,中國大陸PCB總產能可達到309億美元,占全球比例上升至44.3%。目前,中國大陸地區逐漸形成了珠三角地區、長三角地區為核心區域PCB產業聚集帶。
但是,一個不可忽視的事實是,中國雖然已成為全球PCB產業毋庸置疑的大國,卻由于未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造成了中國PCB產業大而不強的困境。中國PCB產量產值全球第一,企業數量也全球最多,但是生產所需的設備、儀器和原輔材料等關鍵配套產業均發展不足。
雖然中低檔設備已經可以替代進口,但是高端設備、檢測儀器,一直為國外壟斷,自給率較低。大力發展PCB配套行業,將成為未來中國PCB產業發展的重點。
對于鋰電池、半導體、LED照明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來說,巨大的市場機會也有待檢測設備的支撐。
“十二五”期間,國家明確將新材料作為高技術產業工程重大專項。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中,明確提出大力發展鋰電池、LED照明材料等戰略性新興材料產業。
據悉,鋰電池包括小型鋰電池和動力鋰電池,主要應用于筆記本電腦、手機、電動自行車、電動汽車、備用電源、航空航天、軍事、醫療等。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鋰電池更是已經在人們的生活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如便攜式電子產品、新能源交通工具及儲能等領域。
據IDC預測,筆記本電腦2013年的全球出貨量將從2009年的1.652億臺增長到3.125億臺。
在動力鋰電池方面,電動汽車將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全球電動汽車規模將在2015年擴大至120萬輛。到2020年,國內純電動汽車保有量將達到400萬輛,混合動力汽車將達到1800萬輛。
以新能源汽車帶動鋰電池需求應用來分析,從2010年開始,汽車制造商開始大幅提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