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51單片機串口通信中的檢錯方法

        51單片機串口通信中的檢錯方法

        作者: 時間:2011-12-07 來源:網絡 收藏
        0 引言
        對于基于flash控制器的8051的芯片結構,一般在進行數據傳輸時,都是先通過串口將數據傳送到flash控制器的buffer中。由于buffer的大小為512 bytes,所以每次傳輸的最大數據量為512bytes。本文中所討論的三種檢錯方法的傳輸數據量均為512 bytes。


        1 檢錯方式
        基于8051的串口數據通信系統的硬件開發平臺框圖如圖1所示。利用該平臺進行數據傳輸時,通常有三種數據檢錯方式。

        1.1 奇偶校驗
        奇偶校驗是檢錯中比較常見的一種方法。它利用數據中的1的個數作為檢錯的標志位,若1的個數為奇數個,則錯誤檢測的標志位為1,若1的個數為偶數,則錯誤檢測的標志位為0。在發送端和接收端同時檢測奇偶位,若得到相同的結果,則說明數據傳輸過程無錯誤發生;若得到不同的結果,則說明數據傳輸過程中有錯誤發生,此時8051會發送一個錯誤重傳的信號,讓PC端再次發送數據。
        1.2 循環冗余校驗(CRC)
        CRC是利用除法和余數的原理來進行錯誤檢測(Error Detecting)。如果原始數據為多項式JP(x),則將P(x)對生成的多項式G(x)進行模2除法,再將得到的余式R(x)作為生成的CRC校驗碼,用公式可以表示為:
        P(x)=Q(x)·G(x)+R(x)
        上式中的Q(x)為除法得到的商。發送端將原始數據P(x)和生成的CRC校驗碼R(x)發送到接收端。接收端則根據接收到的數據P'(x)算出另外的一個CRC校驗碼R'(x),然后對兩個CRC校驗碼進行比較,即可得出在傳輸過程中是否有錯誤發生。若發生錯誤,則用發送端重傳。本文中所采用的CRC8所生成的多項式G(x)為:x2+x5+x4+1。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西| 张掖市| 广宁县| 财经| 会理县| 明星| 舒城县| 湄潭县| 藁城市| 枣强县| 莒南县| 双桥区| 西藏| 同心县| 阿鲁科尔沁旗| 义马市| 宝清县| 镇赉县| 久治县| 察雅县| 桂平市| 樟树市| 山阴县| 兴仁县| 舒城县| 昌吉市| 郓城县| 基隆市| 大冶市| 贵定县| 阳城县| 京山县| 抚宁县| 建德市| 潜江市| 江津市| 祁阳县| 沙洋县| 阳江市| 竹山县| 凤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