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ICC 編譯環境編寫PIC單片機程序
3PICC中的指針
3.1指向RAM的指針
PICC在編譯C原程序時將指向RAM的指針操作最終用FSR來實現間接尋址。FSR能夠直接連續尋址的范圍是256 B,所以一個指針可以同時覆蓋兩個bank 的存儲區域(bank0/1或bank2/3,一個bank區域是128 B)。要覆蓋最大512 B的內部數據存儲空間,在定義指針時必須明確指 定該指針所適用的尋址區域。例如:
既然定義的指針有明確的bank 適用區域,在對指針變量賦值時就必須實現類型匹配,否則 將產生錯誤,例如:
若出現此類錯誤的指針操作,PICC 在最后連接時會告知類似于下面的信息:
Fixup overflow in expression (…)
3.2指向ROM常數的指針
如果一組變量是已經被定義在ROM 區的常數,那么指向他的指針可以這樣定義:
3.3指向函數的指針
因為在PIC 單片機這一特定的架構上實現函數指針調用的效率不高,因此,除非特殊算法的需要,建議大家盡量不要使用函數指針。
4PICC中的子程序和函數
中檔系列的PIC 單片機程序空間有分頁的概念,但用C語言編程時基本不用太多關心代碼的分頁問題。因為所有函數或子程序調用時的頁面設定(如果代碼超過一個頁面)都由編譯器自動生成的指令實現。
4.1函數的代碼長度限制
PICC決定了C源程序中的一個函數經編譯后生成的機器碼一定會放在同一個程序頁面內。 中檔系列的PIC單片機其一個程序頁面的長度是2 kB,用C語言編寫的任何一個函數最后生成的代碼不能超過2 kB。如果為實現特定的功能確實要連續編寫很長的程序,這時就必須把這些連續的代碼拆分成若干函數,以保證每個函數最后編譯出的代碼不超過一個頁面空間。
4.2調用層次的控制
PIC單片機采用硬件堆棧,所以編程時函數的調用層次會受到一定限制。一般PIC系列的中檔單片機硬件堆棧深度為8級。編程員必須自己控制子程序調用時的嵌套深度以符合這一限制要求。PICC 在最后編譯連接成功后可以生成一個連接定位映射文件(*map),在此文件中有詳細的函數調用嵌套指示圖“call graph”,有些函數調用是編譯代碼時自動加入的庫函數,這些函數調用從C源程序中無法直接看出,但在嵌套指示圖上則一目了然。
5C語言和匯編語言混合編程
單片機的一些特殊指令操作在標準的C 語言語法中沒有直接對應的描述,例如PIC 單片機的清看門狗指令“clrwdt”和休眠指令“sleep”;單片機系統強調的是控制的實時性,為了實現這一要求,有時必須用匯編指令實現部分代碼以提高程序運行的效率。在C程序中嵌入匯 編指令有2種方法:
(1) 如果只需要嵌入少量幾條的匯編指令,PICC 提供了一個類似于函數的語句:
asm("clrwdt");
這是在C原程序中直接嵌入匯編指令的最直接最容易的方法。
(2) 如果需要編寫一段連續的匯編指令,PICC 支持另外一種語法描述:用“#asm”開始匯 編指令段,用“#endasm”結束。例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