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串行RapidIO: 高性能嵌入式互連技術

        串行RapidIO: 高性能嵌入式互連技術

        作者: 時間:2012-03-27 來源:網絡 收藏

        像以太網一樣,也是基于包交換的。如圖3所示,包由包頭、可選的載荷數據和16位CRC校驗組成。包頭的長度因為包類型不同可能是十幾到二十幾字節。每包的載荷數據長度不超過256字節,這有利于減少傳輸時延,簡化硬件實現。

        圖3 包格式


        上述包格式定義兼顧了包效率及組包/解包的簡單性。RapidIO交換器件僅需解析前后16位,以及源/目地器件ID,這簡化了交換器件的實現。

        邏輯層協議

        邏輯層定義了操作協議和相應的包格式。RapidIO支持的邏輯層業務主要是直接IO/DMA(Direct IO/ Direct Memory Access)和消息傳遞(Message Passing)。

        直接IO/DMA模式是最簡單實用的傳輸方式,其前提是主設備知道被訪問端的存儲器映射。在這種模式下,主設備可以直接讀寫從設備的存儲器。直接IO/DMA在被訪問端的功能往往完全由硬件實現,所以被訪問的器件不會有任何軟件負擔。從功能上講,這一特點和TI DSP的傳統的主機接口(HPI)類似。但和HPI口相比,SRIO帶寬大、引腳少,傳輸方式更靈活。

        消息傳遞模式則類似于以太網的傳輸方式,它不要求主設備知道被訪問設備的存儲器狀況。數據在被訪問設備中的位置則由郵箱號(類似于以太網協議中的端口號)確定。從設備根據接收到的包的郵箱號把數據保存到對應的緩沖區,這一過程往往無法完全由硬件實現,而需要軟件協助,所以會帶來一些軟件負擔。

        傳輸層協議

        RapidIO是基于包交換的,傳輸層定義了包交換的路由和尋址機制。

        RapidIO網絡主要由終端器件(End Point)和交換器件(Switch)組成。終端器件是數據包的源或目的地,不同的終端器件以器件ID來區分。RapidIO支持8位或 16位器件ID,因此一個RapidIO網絡最多可容納256或65536個終端器件。與以太網類似,RapidIO也支持廣播或組播,每個終端器件除了獨有的器件ID外,還可配置廣播或組播ID。交換器件根據包的目地器件ID進行包的轉發,交換器件本身沒有器件ID。

        RapidIO的互連拓撲結構非常靈活,除了通過交換器件外,兩個終端器件也可直接互連。以TI的TMS320C6455 DSP為例,它有4個3.125G的SRIO口,可支持的拓撲結構如圖4所示。

        圖4 RapidIO支持靈活多樣的拓補結構

        物理層協議

        RapidIO 1.x 協議定義了以下兩種物理層接口標準:8/16 并行LVDS協議和1x/4x 串行協議 (SRIO)。

        并行RapidIO由于信號線較多(40~76)難以得到廣泛的應用,而1x/4x串行RapidIO僅4或16個信號線,逐漸成為主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贞丰县| 奇台县| 仁布县| 芷江| 谷城县| 棋牌| 拉孜县| 滨州市| 杨浦区| 新野县| 平昌县| 乌鲁木齐县| 万盛区| 靖西县| 息烽县| 雅安市| 文山县| 龙门县| 楚雄市| 宁南县| 米易县| 五莲县| 吴江市| 抚远县| 方山县| 同仁县| 田林县| 黄冈市| 海城市| 乌兰浩特市| 和田县| 耒阳市| 娄烦县| 布拖县| 彩票| 都昌县| 监利县| 仁怀市| 石家庄市| 于都县| 安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