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實時系統開發的正確選擇
必須很好的理解和高效地管理由于決定采用“購買”而非“設計創建”方式所導致的結果。首先,自然是對供應商提出產品要求、產品可靠性、計劃和產品文檔等依賴請求。這種情況下產品要求中的靈活性會打些折扣。購買商用產品意味著接受現有的產品要求,但這種要求也許不能完美地匹配自身產品的要求,這就需要設計人員把這種缺點與COTS技術提供的成本與上市時間優勢作一個理智的權衡。
因此重要的是最終用戶與技術人員必須參與COTS供應商的選擇,考慮的重點要放在業務需求上而非技術本身。性價比分析所要考慮的因素應包括易學性、易用性、供應商名聲和長期穩定性、許可方式和培訓。所有與性能有關的聲明必須盡可能采用內部或外部基準或演示來到得有效性認證。為了避免可能出現的偏差,評估標準應該在收到供應商建議前就制定好。選擇供應商的主要工作包括研究和理解技術標準和相當的文件、采用類似建議請求 (RFP)的標準模式征求供應商的建議、對供應商建議進行評估和排序、選擇供應商并簽署合同。
除了評估技術外,還應對供應商本身進行評審。要充分了解供應商開業時間的長短、供應商的背景和名聲、供應商的其它用戶對它的評價和意見、供應商人力資源的投入和對你的計劃或項目的支持情況,以及供應商對你業務和要求的理解程度,甚至對未來項目的承諾。以前軟件團隊認為軟件開發方案遵循類似于創建架構的特定模式。提供符合一般模式的抽象方法能夠使軟件團隊定制符合他們特殊要求的方案,同時遵循被前人證明是高效和正確的模式。
嵌入式系統供應商已經認識到需要通過提供軟件組件和類似于設計模式的框架來加快軟件開發進程。在DSP領域,供應商向 DSP設計工程師提供包括參考框架(RF)在內的上百個以DSP為核心的軟件組件用于產品和系統開發。設計完好的參考框架能夠在設備開發的早期階段讓設計人員快速入門。RF內含方便易用并且適合多種應用的源代碼。由此可以取消許多早期的低層設計決策,使開發人員能有更多的時間用在真正顯示產品特色的代碼開發上。設計人員可以選擇能夠最大程度滿足他們系統需要的專業RF,然后集成適配的算法(可以是其它供應商出售的DSP COTS算法,或供應商自己的算法)生成適合各種終端設備的特殊應用,如寬帶、語音、視頻圖像、生物測量和無線設施。這些RF提供百分之百的C語言源碼,并且沒有版稅要求。RF源代碼可以從www.ti.com/downloadrfnow網站下載。
軟件性能工程
許多嵌入式實時系統必須滿足一系列性能目標。一般來講,性能是一個軟件系統或組件對時間要求滿足程度的一種指示。這里的時間指標可以用響應時間和吞吐量來衡量,該時間值是指響應某種要求所需的時間,而吞吐量用以指示系統在特定時間間隔內能夠處理的請求數量。可擴展性是嵌入式實時系統的另外一個重要指標,可以用它來衡量系統要求提高時系統能夠繼續滿足響應時間或吞吐量要求的能力。
如果在整個開發生命周期內得不到正確的性能管理,那么即使選擇了正確的處理器和軟件也是徒勞的。性能故障的后果是非常嚴重的,它可能損傷與客戶的關系,造成收入下降,甚至導致整個項目失敗。因此在整個生命周期內需要隨時關注性能問題。性能管理可以被動或主動完成。被動方式需要采用一個較大的處理器解決性能問題,它只在系統完成構架、設計和實現后處理性能問題,在解決問題前一直處于等待狀態,直到實際需要測量的事件發生。主動方式是指整個生命周期內一直在跟蹤和交流性能問題,同時開發用以識別性能劣化的進程,并在性能處理中培養團隊成員。
本文小結
顯然開發嵌入式實時系統是一個相當復雜的過程,本文旨在啟發設計人員在分析初始要求時如何權衡硬件與軟件之間的關系,要時刻在系統靈活性、速度、成本、計劃和可用工具之間作出權衡,并充分考慮各個供應商提供長期可靠支持的可能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