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片機編程檢驗總結
所以,匠人的觀點是:看門狗必須擁有獨立的計數器。(即硬件看門狗)好在現在好多芯片都提供了內部WDT。這種狗都是自帶計數器的。即使干擾導致程序失控,WDT還是會造常計數直到溢出。當然,匠人也沒有要將軟件狗一棍子全部打死的意思。畢竟不管是軟狗還是硬狗,逮到耗子就是好狗嘛(狗拿耗子——多管閑事?)。如果哪位訓狗專家確實養過一條能看門的好軟件狗,請牽出來讓大伙瞧瞧。
經驗之三、話說RAM冗余技術
所謂的RAM冗余,就是:
1、將重要的數據信息備份2份(或以上)并存放在RAM中不同的區域(指地址不相連)。
2、當平時對這些數據進行修改時,同時也更新備份。
3、當干擾發生并被攔截到“程序錯誤處理段”中時,
將數據與備份做比較,采用表決方式(少數服從多數)選出正確(或可能正確?)的那個。
4、備份越多,效果越好。(當然,你得有足夠的存儲空間)。
5、只備份最最原始的數據。中間變量(指那些可以從原始數據重新推導出來的數據)不必備份,
注:
1、這種思路的理論依據,據說是源于一種“概率論”,即一個人被老婆打腫臉的概率是很大的,但如果他捂著臉去上班卻發現全公司每個已婚男人的臉都青了,這種概率是很小的。同理,一個RAM寄存器數據被沖毀的概率是很大的,但地址不相連的多個RAM同時被沖毀的概率是很小的。
2、前兩年,小匠學徒時,用過一次這種方法,但效果不太理想。當時感覺可能是概率論在我這失效了?現在回想起來,可能是備份的時機選的不好。結果將已經沖毀的數據又備份進去了。這樣以來,恢復出來的數據自然也就不對了。
經驗之四、話說指令冗余技術
前面有個朋友問到指令冗余,按匠人的理解,指令冗余,就是動作冗余。舉個例子,你要在某個輸出口上輸出一個高電平去驅動一個外部器件,你如果只送一次“1”,那么,當干擾來臨時,這個“1”就有可能變成“0”了。正確的處理方式是,你定期刷新這個“1”。那么,即使偶然受了干擾,它也能恢復回來。除了I/O口動作的冗余,匠人強烈建議大家在下面各方面也采用這種方法:
1、LCD的顯示。有時,也許你會用一些LCD的專用驅動芯片(如HT1621),這種芯片有個好處,即你只要將顯示數據傳送給它,它就會不斷的自動掃描LCD。但是,你千萬不要以為這樣就沒你啥事了。正確的處理方式是,要記得定期刷新送顯數據(即使顯示內容沒有改變)。對于CPU中自帶LCD DRIVER 的,也要定期刷新LCD RAM。
2、中斷使能標志的設置。不要以為你在程序初始化段將中斷設置好就OK了。應該在主程序中適當的地方定期刷新一下,以免你的中斷被掛起來。
3、其它一些標志字和參數寄存器(包括你自己定義的),也要記得常常刷新。
4、其它一些你認為有必要反復刷新的地方。
經驗之五、10種軟件濾波方法
下面奉獻——匠人嘔心瀝血搜腸刮肚冥思苦想東拼西湊整理出來的10種軟件濾波方法:
1、限幅濾波法(又稱程序判斷濾波法)
A、方法:根據經驗判斷,確定兩次采樣允許的最大偏差值(設為A),每次檢測到新值時判斷:如果本次值與上次值之差=A,則本次值有效。如果本次值與上次值之差>A,則本次值無效,放棄本次值,用上次值代替本次值
B、優點:能有效克服因偶然因素引起的脈沖干擾。
C、缺點:無法抑制那種周期性的干擾,平滑度差。
2、中位值濾波法
A、方法:連續采樣N次(N取奇數),把N次采樣值按大小排列,取中間值為本次有效值。
B、優點:能有效克服因偶然因素引起的波動干擾,對溫度、液
位的變化緩慢的被測參數有良好的濾波效果。
C、缺點:對流量、速度等快速變化的參數不宜。
3、算術平均濾波法
A、方法:連續取N個采樣值進行算術平均運算。N值較大時:信號平滑度較高,但靈敏度較低;N值較小時:信號平滑度較低,但靈敏度較高。N值的選取:一般流量,N=12;壓力:N=4
B、優點:適用于對一般具有隨機干擾的信號進行濾波,這樣信號的特點是有一個平均值,信號在某一數值范圍附近上下波動。
C、缺點:對于測量速度較慢或要求數據計算速度較快的實時控制不適用,比較浪費RAM。
4、遞推平均濾波法(又稱滑動平均濾波法)
A、方法:把連續取N個采樣值看成一個隊列,隊列的長度固定為N,每次采樣到一個新數據放入隊尾,并扔掉原來隊首的一次數據.(先進先出原則),把隊列中的N個數據進行算術平均運算,就可獲得新的濾波結果。N值的選取:流量,N=12;壓力:N=4;液面,N=4~12;溫度,N=1~4
B、優點:對周期性干擾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平滑度高,適用于高頻振蕩的系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