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跟我學51單片機(三):單片機串口通信實例

        跟我學51單片機(三):單片機串口通信實例

        作者: 時間:2013-02-07 來源:網絡 收藏
        上講介紹并應用了內部定時器和中斷,并給出了實例。這一講將介紹上的。通過該講,讀者可以掌握上串口的工作原理和如何通過程序來對串口進行設置,并根據所給出的實例實現與PC 機通信。

          一、原理簡介

          51 單片機內部有一個全雙工串行接口。什么叫全雙工串口呢?一般來說,只能接受或只能發送的稱為單工串行;既可接收又可發送,但不能同時進行的稱為半雙工;能同時接收和發送的串行口稱為全雙工串行口。串行通信是指數據一位一位地按順序傳送的通信方式,其突出優點是只需一根傳輸線,可大大降低硬件成本,適合遠距離通信。其缺點是傳輸速度較低。

          與之前一樣,首先我們來了解單片機串口相關的寄存器。

          SBUF 寄存器:它是兩個在物理上獨立的接收、發送緩沖器,可同時發送、接收數據,可通過指令對SBUF 的讀寫來區別是對接收緩沖器的操作還是對發送緩沖器的操作。從而控制外部兩條獨立的收發信號線RXD(P3.0)、TXD(P3.1),同時發送、接收數據,實現全雙工。

          串行口控制寄存器SCON(見表1) 。

        表1 SCON寄存器

        跟我學51單片機(三):單片機串口通信實例

          表中各位(從左至右為從高位到低位)含義如下。

          SM0 和SM1 :串行口工作方式控制位,其定義如表2 所示。

        表2 串行口工作方式控制位

        跟我學51單片機(三):單片機串口通信實例

          其中,fOSC 為單片機的時鐘頻率;波特率指串行口每秒鐘發送(或接收)的位數。

          SM2 :多機通信控制位。 該僅用于方式2 和方式3 的多機通信。其中發送機SM2 = 1(需要程序控制設置)。接收機的串行口工作于方式2 或3,SM2=1 時,只有當接收到第9 位數據(RB8)為1 時,才把接收到的前8 位數據送入SBUF,且置位RI 發出中斷申請引發串行接收中斷,否則會將接受到的數據放棄。當SM2=0 時,就不管第位數據是0 還是1,都將數據送入SBUF,并置位RI 發出中斷申請。工作于方式0 時,SM2 必須為0。

          REN :串行接收允許位:REN =0 時,禁止接收;REN =1 時,允許接收。

          TB8 :在方式2、3 中,TB8 是發送機要發送的第9 位數據。在多機通信中它代表傳輸的地址或數據,TB8=0 為數據,TB8=1 時為地址。

          RB8 :在方式2、3 中,RB8 是接收機接收到的第9 位數據,該數據正好來自發送機的TB8,從而識別接收到的數據特征。

          TI :串行口發送中斷請求標志。當CPU 發送完一串行數據后,此時SBUF 寄存器為空,硬件使TI 置1,請求中斷。CPU 響應中斷后,由軟件對TI 清零。

          RI :串行口接收中斷請求標志。當串行口接收完一幀串行數據時,此時SBUF 寄存器為滿,硬件使RI 置1,請求中斷。CPU 響應中斷后,用軟件對RI 清零。

          電源控制寄存器PCON(見表3) 。

        表3 PCON寄存器

        跟我學51單片機(三):單片機串口通信實例

          表中各位(從左至右為從高位到低位)含義如下。

          SMOD :波特率加倍位。SMOD=1,當串行口工作于方式1、2、3 時,波特率加倍。SMOD=0,波特率不變。

          GF1、GF0 :通用標志位。

          PD(PCON.1) :掉電方式位。當PD=1 時,進入掉電方式。

          IDL(PCON.0) :待機方式位。當IDL=1 時,進入待機方式。

          另外與串行口相關的寄存器有前面文章敘述的定時器相關寄存器和中斷寄存器。定時器寄存器用來設定波特率。中斷允許寄存器IE 中的ES 位也用來作為串行I/O 中斷允許位。當ES = 1,允許 串行I/O 中斷;當ES = 0,禁止串行I/O 中斷。中斷優先級寄存器IP的PS 位則用作串行I/O 中斷優先級控制位。當PS=1,設定為高優先級;當PS =0,設定為低優先級。

          波特率計算:在了解了串行口相關的寄存器之后,我們可得出其通信波特率的一些結論:

          ① 方式0 和方式2 的波特率是固定的。

          在方式0 中, 波特率為時鐘頻率的1/12, 即fOSC/12,固定不變。

          在方式2 中,波特率取決于PCON 中的SMOD 值,即波特率為:

          當SMOD=0 時,波特率為fosc/64 ;當SMOD=1 時,波特率為fosc/32。

          ② 方式1 和方式3 的波特率可變,由定時器1 的溢出率決定。

          當定時器T1 用作波特率發生器時,通常選用定時初值自動重裝的工作方式2( 注意:不要把定時器的工作方式與串行口的工作方式搞混淆了)。其計數結構為8 位,假定計數初值為Count,單片機的機器周期為T,則定時時間為(256 ?Count)×T 。從而在1s內發生溢出的次數(即溢出率)可由公式(1)所示:

        51單片機相關文章:51單片機教程


        單片機相關文章:單片機教程


        單片機相關文章:單片機視頻教程


        單片機相關文章:單片機工作原理


        數字通信相關文章:數字通信原理


        通信相關文章:通信原理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株洲市| 安图县| 黔江区| 石楼县| 台东市| 彰化市| 盈江县| 杨浦区| 错那县| 中宁县| 富裕县| 常宁市| 北流市| 苍梧县| 罗定市| 涟源市| 灌阳县| 湖北省| 桂阳县| 南阳市| 潜山县| 阿拉善左旗| 吉安市| 宿松县| 灯塔市| 从江县| 蓬莱市| 门源| 沙湾县| 台江县| 黄浦区| 西畴县| 泰安市| 冕宁县| 灵寿县| 牙克石市| 揭阳市| 巩留县| 临西县| 双峰县| 县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