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基于ARM的航標終端設計方案
0 引言
航標是航行標志的簡稱,是指示航道方向、界限與礙航物的標志,為船舶的安全航行提供了基本保障。航標終端通過測量航標燈工作狀態(電壓、電流、可用燈泡數、閃光周期、位置信息等參數),再將這些狀態信息以數據報的形式在CPU的控制下通過公共通訊網發送回航標監控中心。同時,監控中心也可以對航標進行遠程遙控。這樣,就能使得當代的航道建設趨于數字化、信息化。
1.系統總體設計
航標終端需要測量和控制的對象參數主要有電壓、電流、燈質、日光值等,既有模擬量又有數字量。終端必須是一個電源適應能力強、抗干擾能力強、功耗低、集成模數轉換的SOC(System On Chip)系統。本航標終端采用主、從雙CPU結構。系統主控制器采用NXP(恩智浦)公司的32位Cortex-M3內核嵌入式微處理器LPC1769,負責與監控中心的GPRS/GSM通信、GPS信號的讀取與前差分處理、本地數據的存儲、RS-232/485擴展通信、模擬量檢測、與從CPU通信及系統遠程升級等工作,并預留其他通信接口;從CPU采用NXP公司的32位Cortex-M0內核嵌入式微處理器LPC1114,負責燈質、傾角/撞擊和環境溫度等參數的檢測并預留其他通信接口。基于ARM的航標終端系統框架如圖1示。
圖1中,A/D用于檢測電壓和電流;從CPU負責燈質、傾角/撞擊、溫度的測量及預留接口;64K E2PROM保存配置數據、歷史數據等;串口0用于在系統升級和調試,串口2用于GPRS/GSM模塊通訊,串口3用于GPS數據的通訊,串口1用于提供一個RS-232/485接口,和其他外設通訊。
2.主要模塊硬件電路設計
2.1 A/D測量電路
模擬量測量包括航標燈、電池、太陽能板等的電壓、電流。電壓直接通過濾波電路送入A/D轉換器進行處理。電流的測量則通過電流傳感器將電流轉換成電壓量并濾波后送入A/D轉換器。電路如圖2所示。
2.2 電源控制
電源設計上采用3片高效率、低壓差的線性穩壓電源(LDO)分時工作來實現系統電源的高效管理。其中,監控主系統和GPS各采用一片TPS77533供電,把航標燈電池上6.4V的電壓降到監控系統所需要的3.3V電壓。TPS77533是美國TI公司生產的一款高效率、低壓差線性穩壓集成電路,具有外圍電路簡單、電壓轉換效率高(最高可達92%)、輸入電壓范圍寬、使用穩定可靠等特點,適用于絕大多數工作電壓范圍的航標燈的使用。由于通信模塊在GPRS發射時的瞬間電流可高達2A/3.8V,因此,為了提高系統的穩定性,防止各模塊之間的影響和干擾,本系統采用一片大功率的線性穩壓電源NCP630對GPRS模塊單獨供電,配合大電容蓄能濾波電路(多個電容并聯實現)方式,給GPRS提供充足的能量。NCP630是安森美公司的一款大電流、高效率、低壓差線性穩壓集成電路,其最大輸出電流可達3A,最高電壓轉換效率90%,配合多個大電容的并聯,可以給GPRS模塊提供充足的能量,保證在GPRS的發射瞬間不會因電流過大而拉低模塊電壓,導致GPRS工作不穩定。電源控制電路的結構圖如圖3所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