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基于STM32的半導體激光光源驅動器的設計方案

        基于STM32的半導體激光光源驅動器的設計方案

        作者: 時間:2013-12-04 來源:網絡 收藏

          2.2 系統主程序設計

          系統軟件程序主要包括數據采集和穩定控制。圖6是主程序流程圖:

          

          系統上電后首先初始化嵌入式微處理器和外設,其次設置中斷服務子程序,開中斷。主控芯片F103VCT6使用內部集成的ADC模塊,采集器模塊當前的溫度、功率的數據,并對數據進行一定的處理。首先,調節器的溫度,根據實際溫度值與基準值的偏差選擇相應的操作,如果溫度偏差為負,則進行提高反向電流的操作;如果溫度偏差為正,則進行提高正向電流的操作。其次,調節驅動電流,根據實際功率值與基準值的偏差選擇相應的操作,如果功率偏差為負,則進行增大驅動電流的操作;如果功率偏差為正,則進行減小驅動電流的操作。通過溫度與功率的反復循環調節,逐漸使系統輸出達到平衡穩定的狀態,通過串口把相關的數據信息實時傳輸到上位機,上位機可以顯示器的工作狀態,并且上位機也可以向發送相應的指令,控制系統的運行狀況。

          3.系統測試

          根據以上思路設計的實物如圖7所示。

          

          系統選擇光強控制量為3.4mW,溫度控制量為0.4℃,計算機上位機以LabVIEW為操作控制界面。圖9和圖10分別為從LABVIEW顯示界面上顯示溫度和光強檢測圖。

          

          對比可知,目標量初始改變幅度較大,越接近目標量時,步長越來越小,穩定性很好,系統達到穩定狀態的時間也比較短。當進行大幅度調節即輸入任意鍵值改變目標量時,系統可正常運行,達到了溫度控制精度±0.03℃,激光輸出功率穩定度±0.002dB,可見該驅動器設計正確,且精度高。

          4.結論

          本文提出了基于STM32的半導體激光的設計方案,該方案中所設計的驅動器系統采用低成本、低功耗的ARM微控制器STM32F103VCT6,驅動芯片MAX1968為核心器件,并以模糊PID計算控制量設計與實現了基于STM32的半導體激光。實驗結果表明:該半導體激光光源驅動器溫度控制精度高,性能穩定,具有易于開發、高性價比和高集成度等優點,滿足半導體激光光源驅動器在實際工程上的應用,具有很好的實用性。

        pid控制相關文章:pid控制原理


        pid控制器相關文章:pid控制器原理


        半導體制冷相關文章:半導體制冷原理


        激光器相關文章:激光器原理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利津县| 郓城县| 杭州市| 利辛县| 江阴市| 独山县| 五台县| 福州市| 麻栗坡县| 景宁| 项城市| 兖州市| 都兰县| 平罗县| 江安县| 电白县| 武义县| 沙洋县| 宜阳县| 克山县| 且末县| 玉屏| 东兴市| 灯塔市| 乃东县| 扶绥县| 故城县| 竹北市| 资兴市| 阿克| 弋阳县| 若羌县| 四子王旗| 兴宁市| 平潭县| 襄樊市| 潮安县| 米林县| 林芝县| 宕昌县| 咸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