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阻、電容、電感的知識以及如何選用LCR電橋
無源元件電阻、電容、電感是最常被設計工程師所用的元器件,但真正了解L、C、R知識的人不一定很多,根據臺灣專業人士葉正賢先生的經驗,在此向各位從事設計、維修等技術的工程師淺談LCR基本知識。
一、理想的L、C、R:
換句話說,在理想狀態下,相位角(θ)在純電阻下是O℃,在純電容下是-90℃,純電感則為+90℃。
實際情況下,L、C、R卻不是如此單純,尤其對L、C而言。
二、中、低頻的L、C等效電路:
因為有等效電阻(R)的存在,所以電感就不再是+90℃,電容也不會是-90℃,因此產生了相位角(θ),以三角函數來看:
其中虛部為感抗或容抗,而實部為阻抗,因為感抗與容抗涉及到頻率,故在不同的工作頻率下就會得到不同的(θ)值。
了解到電感、電容中如果RS的成份越小(或RP越大),則此元器件越趨近于理想,這里我們定義了品質因數(Q)及損耗因數(D):
Q = 1 / D = 虛功 / 實功
以串聯等效電路來看,若流入固定電流I
因此若RS = 0,則Q 變成無窮大,相對的D值 = 0。
并聯等效電路亦如此類推,于是可以得到一個結論:對元器件而言,Q越大越好,D值越小越好。
三、電容C的一般應用:
最常用的就是從市電進來(AC)要變成直流(交直轉換)
市電(AC220V或110V)經變壓器后,再經橋式整流器,此時即成為脈動直流(暫不考慮電解電容C)。
加上電解電容C后,即可變成直流,如下圖所示:
但畢竟C并非理想電容,以串聯等效電路來看,且加上負載RL后,則電路如下圖:
當電容充電到峰值后,即會對負載RL放電(放電電流IL),此時,在RS上即產生一個壓降(或功率消耗),波形變成
因此,原本的直流電壓就會在上面疊加了一個交流信號,即所謂的紋波,而這紋波的大小除與所加上的負載RL有關外,也與ESR的大小有關,如果ESR太大,則紋波變大,同樣,消耗功率也大,這也就是在實際電路工作時,有時在摸電解電容時會發熱的原因,若ESR過大,則電解電容發燙,而有冒煙現象!!
所以在設計時建議工程師,須選用LOW ESR電容。換句話說,此時ESR的測量即成為工程師設計時不可缺少的測量因數。
亦即當C固定,若使用恒流源對電容C充電,即可產生斜波,當然仍須注意C的品質。(Q值越大越好,或D值越小越好。)
三、 電感L的一般應用
電感就是一組線圈,不管這組線圈有沒有繞在鐵蕊上,既然是用導線繞成線圈,導線上就會有內阻存在。現仍以其串聯等效電路說明:

光敏電阻相關文章:光敏電阻工作原理
電容相關文章:電容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