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設計應用 > ARM的未來低功耗系統設計發展之路

        ARM的未來低功耗系統設計發展之路

        作者: 時間:2012-09-29 來源:網絡 收藏
        領域,但是極大的降低了速度,對電源供電結構和設計工具提出了新要求。從這一角度,Muller把話題轉向了討論IC設計方法。但是在DAC的其他討論中,繼續對擴展性能功耗曲線的討論。

        在DAC計劃的異構多核系統小組討論中,的Carl Wilton介紹了公司的宏體系結構計劃,降低高性能系統的系統功耗:大-小計算。

        大-小方法(圖3)是一種多核體系結構形式,內核有相同的指令集,幾乎相同的狀態寄存器,但是有完全不同的功耗性能特性。在目前的實現中,這意味著高性能 Cortex A15內核簇,并配上高效的A7內核簇,都通過連貫的互聯架構進行連接。

        圖3.大-小結合連貫簇中的快速A15和高效的星形A7內核。

        A-15具有連續的三路前端,可無序執行,還具有深達24級的流水線,能夠提供服務器級的執行速率。高速緩存結構為其提供支持,用于為不斷出現的新指令提供服務。因此,運行在A-15上的任務會執行得非常快。相比較而言,A-7是雙路、按序,相對簡單的內核,具有較淺的8-10級流水線。A-7執行速度較慢,但是每次操作的能耗不到一半。

        這里的想法是,僅在需求較高時使用A15內核,其他時間對其進行電源選通:Muller的快速運行和關斷的觀點。不需要A15速率的任務可以運行在A7 CPU上,可以使用DVFS來減小每次任務時的能耗。結果是,系統能夠支持性能很高的突發,工作的時間很長,甚至是SoC采用了高泄漏工藝制造的情況。

        管理大-小系統的一種方法是使用靜態任務分配,把任務分成峰值性能和高能效兩部分,相應的把任務分配給CPU。另一方法是通過功耗預知可視化層來控制系統。這一管理程序會認為所有內核功能等價,這些內核工作后,完全根據性能需求,把線程分配給CPU,以滿足線程的性能要求,實現最佳總能耗。這種設計會在管理程序和移動任務上消耗額外的能量,但是,能夠動態響應環境的變化,或者使用模型的變化。

        ARM的IP,您的難題

        除了電路級極低電壓工作方法,以及系統級降低每次任務的能耗方法,ARM還建議了一種寬范圍執行選擇。但是,CPU并不是系統解決方案。對于人員,ARM的IP仍然是難度很大的任務。

        在超低能耗方面,人員的難題是規劃工作,近閾值或者亞閾值工作的khz時鐘應能滿足計算的最低要求。在大-小系統中,對系統建模,使用模式就可以知道每一任務的實際性能,而這是一個主要的問題。而第二個難題是,怎樣找到一種方法將信息隨時傳遞給任務管理程序。

        ARM的方向是同時擴展性能功耗曲線的低端,提供一種方法在更長的曲線上拉伸系統。但是,具體實現仍然是人員的任務。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關鍵詞: ARM 低功耗 系統設計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东| 沈丘县| 德昌县| 太湖县| 双桥区| 确山县| 镶黄旗| 剑阁县| 长丰县| 河源市| 留坝县| 遵化市| 麻城市| 三明市| 义马市| 贵州省| 宜兰县| 无锡市| 阳江市| 利川市| 习水县| 安丘市| 古田县| 新巴尔虎右旗| 青阳县| 平阴县| 杭州市| 兴城市| 金堂县| 深圳市| 新泰市| 侯马市| 贞丰县| 嘉义县| 牙克石市| 太和县| 华蓥市| 澜沧| 永丰县| 湛江市| 寿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