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設計應用 > 理解ADC誤差對系統性能的影響(二)

        理解ADC誤差對系統性能的影響(二)

        作者: 時間:2013-10-15 來源:網絡 收藏
        回到我們的舉例,兩種情況中的失調誤差可按下述方法獲得:

        2.5V基準時+8mV的失調誤差相當于12位具有13LSB的誤差(8mV/[2.5V/4096])。雖然分辨率仍是12位,但是你必須從每次轉換結果中扣除13個碼以補償失調誤差。值得注意的是,實際上這時的可測量滿量程值就變為了2.5V(4083/4096) = 2.492V。此范圍以上的任何值都會使溢出。因此,的動態范圍或者說輸入范圍減小了。這個問題在較高分辨率的ADC中尤為顯著;在16位系統中,8mV對應于210LSB (VREF = 2.5V)。

        如果失調為-8mV (假設為單極性輸入),接近于零的小信號輸入將不會引起任何輸出變化,一直到模擬輸入增加到+8mV 。這同樣造成了ADC動態范圍的減小。

        增益誤差定義為滿量程誤差減去失調誤差(圖5)。滿量程誤差在轉換函數曲線上最后一次ADC跳變處進行測量,并和理想ADC的轉換函數相比較。增益誤差可通過軟件用一個簡單的線性函數y = (m1/m2)(x)進行簡單的校正,其中的m1是理想轉換函數的斜率,m2是實際測得的轉換函數的斜率(圖5)。

        圖5. 失調、增益和滿量程誤差

        增益誤差指標中可能包含或不含ADC參考電壓對于誤差的貢獻。在電氣規范中,檢查一下增益誤差的測試條件,并決定采用內部或外部基準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情況下,當采用片內基準時增益誤差會比較大。如果增益誤差為零,在對滿量程模擬輸入作轉換時轉換結果應為全1 (對于本例的12位系統則為3FFh) (見圖6) 。由于我們的轉換器不理想,全1轉換結果可能會在施加的輸入電壓大于滿量程(負增益誤差)或小于滿量程(正增益誤差)時出現。有兩種辦法可以調整增益誤差,其一是調節參考電壓,以便在某特定參考電壓下得到滿量程輸出,或者在軟件中采用一個線性校正曲線改變ADC轉換函數的斜率(一階線性方程或查表法)。

        圖6. 增益誤差降低了動態范圍

        和失調誤差一樣,增益誤差也會降低動態范圍。舉例來說,如果滿量程輸入電壓時轉換得到的數碼輸出為4050而非理想的4096 (12位轉換器),也就是所謂的負增益誤差,在這種情況下,高端的46個碼將無法利用。類似地,如果滿量程數碼4096出現在輸入電壓低于滿量程時,ADC的動態范圍同樣被降低了(見圖6)。值得注意的是對于正的滿量程誤差,你無法在轉換結果變為全1的點之外對轉換器進行校準。

        對付失調和增益誤差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找一個誤差值足夠低的ADC,這樣你就不必再考慮校正了。找到一個失調和增益誤差小于4LSB的12位ADC并不困難。

        其它誤差源

        碼沿噪聲

        碼沿噪聲是在轉換函數中恰好發生編碼跳變時出現的噪聲。通常在規格書中對該項特性不作規定。甚至對于較高分辨率的轉換器(16位以上),由于更小的LSB間隔,碼沿噪聲更為顯著,通常都對這項性能未作規定。很多時候,碼沿噪聲能有幾個LSB。轉換恰好位于代碼邊緣的模擬輸入時,代碼會在LSB位發生跳動。如果出現明顯的碼沿噪聲,就應該對采樣進行平均,這樣可以有效地從轉換結果中去除這種噪聲。需要對多少個采樣取平均? 如果碼沿噪聲為2/3LSB RMS,這接近于4LSB P-P。那么要將噪聲降低到1LSB,則需要對16次采樣取平均(性能的改進正比于采樣數的均方根)。

        基準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關鍵詞: ADC 系統性能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贡嘎县| 石屏县| 台中市| 淄博市| 襄垣县| 日喀则市| 蛟河市| 石渠县| 藁城市| 山东省| 桦川县| 陇西县| 确山县| 璧山县| 黔江区| 喀什市| 松桃| 彰化市| 安多县| 石景山区| 巴林右旗| 乡宁县| 烟台市| 天镇县| 华宁县| 北川| 福安市| 含山县| 子洲县| 平乐县| 永修县| 二连浩特市| 广平县| 临湘市| 同德县| 绥滨县| 通城县| 洞口县| 石渠县| 海原县| 廊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