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手術興起,3D技術風靡醫療領域
3D的電影、導航、打印機、電視機,大家不陌生。如今手術室開始上演“3D大片”——近日,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開展3D視覺下的手術操作,既保留了傳統腹腔鏡手術精細、微創的特點,又兼得高清立體視野的優點,大大提高了手術的精確性。
腹腔鏡手術即將進入3D時代
戴著墨鏡做手術?醫生在耍酷嗎?這是在做3D腹腔鏡手術,它的最大優勢是讓主刀醫師的視野更加清晰、直觀。“3D視野下,我的眼睛可在各個臟器之間游走,一根血管一條絲都能看清,甚至能看見神經細的纖維,仿佛鉆進病人的肚子,不僅有親臨其境之感,還能碰它改變它,簡直比坐在電影院看3D大片還過癮。”泌尿外科主任黃健教授講述了自己嘗鮮3D手術的初體驗。
儀器相助臟器血管變立體
近幾十年,外科發展的主要朝向是腹腔鏡微創手術:無須開刀,醫師只要在患者身上開幾個“小洞”,把腹腔鏡伸到里面,然后通過傳輸到監視器中的圖像,醫師操作器械完成手術。
3D腹腔鏡技術是在普通腹腔鏡的基礎上發展而來。通過3D高清腹腔鏡系統,腹腔鏡傳輸的畫面由兩個攝像頭合成立體效果,醫師必須佩戴3D眼鏡進行手術操作。“剛戴上3D眼鏡時,眼睛有個聚焦的過程,要等大腦將左右眼的畫面匹配在一起,我們眼中就形成了3D圖像,看到的內臟組織便是立體的。”黃健說。
適合部位深牽連多的精細手術
黃健認為,3D手術是外科手術未來的發展方向,適用于各項腹腔鏡手術,尤其適用于泌尿外科的腹腔鏡手術。“泌尿外科的疾病有個重要特點:臟器位置很深,所以我們被戲稱為‘打洞專家’,”他表示,很深的地方最適合做3D腹腔鏡,泌尿外科的膀胱癌根治手術、尿道重建手術、前列腺癌根治手術、腎臟切除手術、輸尿管再植手術這些精細手術都適合做3D腹腔鏡。
“最大程度實現手術的精確度,是外科醫師追求的最高境界。”黃健說,3D腹腔鏡讓畫面立體,方便切除病灶而不“傷及無辜”。泌尿系統的臟器往往“牽連甚廣”,如膀胱癌、前列腺癌是我國泌尿生殖系統排第一第二位的腫瘤,可做根治切除手術。但膀胱和前列腺周圍有很多的神經(如勃起神經等)和血管,影響著控尿、性功能,“我們手術不僅要把腫瘤切干凈,還要保證術后控尿效果好,盡量保留性功能。這要求手術很精確,不然,一刀砍掉神經,功能就沒了。”該院泌尿科去年11月底就開始為一批病人做了3D腹腔鏡手術,臨床結果顯示前列腺癌患者術后控尿效果比其他手術方式更為理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