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運營商忙布局IPV6 物聯網規模將破5000億
80億發展專項資金
為加速推進IPv6建設,國家發改委宣布拿出80億元作為下一代互聯網發展專項資金。
據接近項目方的知情人士透露,“產業化專項”重點集中在石油石化、交通、電力、安防等領域。大部分將投向網絡建設,包括線路、設備改造等,不排除后續追加的可能。而商業網站的IPv6升級改造也將獲得專項支持。
發改委希望通過2012年專項的組織實施和帶動,在今明兩年實現骨干網和約1 0 %城域網支持IPv6、IPv6寬帶接入用戶數超過800萬的目標。
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秘書長張建寧指出,IPv6發展的核心路線圖是電信運營商的主干網改造,其次是網絡C P和內容提供商的升級,接下來是結合云計算與物聯網的商業模式的創新。
“現在的蘋果和安卓系統、w in7等都支持IPv6,為業務創新提供了很好的基礎,而在網絡資源改造方面,很多設備廠商已經具備了技術和產品儲備”。
記者獲悉,華為(微博)、中興等主流設備廠商的全線產品均已支持IPv6,一旦市場啟動可快速供給。以微軟為代表的不少軟件廠商和互聯網服務商也為IP v6做好了準備,如W indow s7系統已經實現了對IPv6協議的支持,騰訊的Q Q軟件也已提供支持IPv6的版本,百度的搜索引擎亦開通專門的IPv6網址。
在張建寧看來,IPv6發展對整個產業來說都是機會。“首先是設備商,如華為、中興通訊、神州數碼等,但這個機會很短,最后是拼價格、拼規模。后續當IPv6與物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相結合時,就會產生更多新的業務機會,特別是與傳統產業結合的新型運營服務業的機會,如移動電子商務、物聯網服務業等。IPv6將為之提供更大的地址空間、高帶寬、更好的網絡質量和安全性。”
商業模式之困
但也不是沒有困惑。
“僅靠國家補貼的80億元遠遠不夠,因為運營商所有的服務器都要在IPv6上覆蓋。這個是連續性投入的,起碼要幾百億,才能把IP v4遷移為IP v6,就算是IP v6發展起來后,也肯定還要源源不斷繼續投入資金。”飛象網C E O項立剛直言,一面是龐大的投資,另一面是商業模式缺失,各方動力不足。
有運營商表示,其IPv6的業務發展目標是,“以寬帶接入為主體,在業務發展過程中逐步探索合理運營模式,拓展IPv6相關應用。”這意味著運營商自身,對IPv6建設的巨額投入如何產生效益還在摸索過程中。
除運營商外,IC P /IS P(互聯網內容提供商/互聯網服務提供商)也認為IPv6與己干系不大,沒有商業模式;而最終用戶也無法感覺到IPv6同IPv4到底有什么區別———就像電話號碼從4位升到8位,對于消費者來說就是多了4個號碼;而他們也不會關注IP地址后面是不是多了一串字符。
“就如同社交類應用推動了3G網絡的發展一樣,我們現在也需要有‘殺手級’應用來體現IPv6安全、保持在線、靈活以及可擴展的特性。”H 3C解決方案部副部長盧國強說。
IPv6技術優勢“點點看”
1、地址資源近乎無限
與IPv4相比較,IPv6最直觀的技術優勢在于其可以提供的地址資源
物聯網相關文章:物聯網是什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