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十二五規劃解讀
投資要點
12 月8 日,工業與信息化部正式印發了物聯網、信息安全和軟件與信息技術服務產業“十二五”規劃,在總結“十一五”信息安全產業發展現狀、分析面臨形勢的基礎上,規劃明確了“十二五”的發展思路和目標,確定了發展重點和重大工程,提出了相關政策措施。
規劃解讀
根據十二五規劃綱要,在物聯網行業,政府要求在2015 年前,在核心技術研發與產業化、關鍵標準研究與制定、產業鏈條建立與完善、重大應用示范與推廣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培育和發展10 個產業聚集區,100 家以上骨干企業,提出了9 大重點領域應用示范工程,分別是:智能化工業,農業,物流,交通,電網,環保,安防,醫療,家居。
我們認為,計算機軟硬件行業中,目前已經在這些領域中確立領先地位的公司將在未來3 年的大規模投資期中獲得快速增長的發展機遇,分別是專注于智能交通的銀江股份和賽為智能,智能電網的核心元器件提供商—東軟載波,智能醫療的領先者—東軟集團和衛寧軟件,智能農業的溯源感知產品提供—商遠望谷,智能安防的設備提供商—海康威視和大華股份,智能家居的先行者—安居寶,城市管理的細分行業龍頭—數字政通,智能環保領域的專家—同方股份。
投資建議
建議投資者予以關注到2015 年,我國要在核心技術研發與產業化、關鍵標準研究與制定、產業鏈條建立與完善、重大應用示范與推廣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初步形成創新驅動、應用牽引、協同發展、安全可控的物聯網發展格局。
技術創新能力顯著增強。攻克一批物聯網核心關鍵技術,在感知、傳輸、處理、應用等技術領域取得500 項以上重要研究成果;研究制定200 項以上國家和行業標準;推動建設一批示范企業、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等創新載體,為形成持續創新能力奠定基礎。初步完成產業體系構建。形成較為完善的物聯網產業鏈,培育和發展10 個產業聚集區,100 家以上骨干企業,一批“專、精、特、新”的中小企業,建設一批覆蓋面廣、支撐力強的公共服務平臺,初步形成門類齊全、布局合理、結構優化的物聯網產業體系。應用規模與水平顯著提升。
在經濟和社會發展領域廣泛應用,在重點行業和重點領域應用水平明顯提高,形成較為成熟的、可持續發展的運營模式,在10 個重點領域完成一批應用示范工程,力爭實現規模化應用。
物聯網相關文章:物聯網是什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