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挖掘技術在光傳送網管理系統中的應用
數據采集模塊 數據采集模塊向診斷中心提供大量網絡信息,包括設備類型、設備工作狀態、設備位置狀況、時間信息、告警信息以及性能指標等。數據采集模塊主要通過以下兩種途徑收集信息:從專業網管的標準接口或私有數據庫接口實現告警、性能等數據的采集;在客戶端或局端上部署硬件探針完成網絡告警和性能數據的采集。
智能診斷模塊 智能診斷模塊集中了光傳送網中幾乎所有的信息,擁有與用戶共享的知識庫、案例庫、資源庫和方法庫,供用戶隨時調用。采用數據挖掘軟件對光網絡信息進行實時挖掘,并采用推理機制對實際問題進行推理,將挖掘結果以友好的界面上報給管理人員。該模塊具有專家級水平,能夠自動地對光網絡信息進行分析處理,是光傳送網管理系統的核心模塊。
計算機通信網絡 計算機通信網絡是連接光傳送網、診斷子系統和管理人員的橋梁。光傳送網信息通過Inter-net傳至診斷中心,診斷中心對這些信息進行預處理,然后選擇挖掘算法進行數據挖掘,并將結果通過Internet傳輸至管理人員。
3.2 系統的功能模型
基于數據挖掘技術的光傳送網管理系統的功能模型,是對光傳送網管理系統的結構、功能和應用的集中描述。系統的功能模型分4個層次:采集適配層、數據支撐層、應用層、表示層,如圖2所示。
采集適配層 采集適配層包括網元設備、網絡通信、探針系統、領域專家等,它們是信息、知識的來源,為采集子系統服務,其變化將會引起數據支撐層、應用層、表示層中相關數據、信息和知識的變化。
數據支撐層 數據支撐層包括資源庫、知識庫、案例庫和方法庫,它們為應用層提供數據支撐。資源庫存放與網絡監測有關的信息,如網元設備狀態信息,性能參數、歷史數據等,為智能診斷提供原始數據支持;知識庫存放領域專家的經驗、知識以及利用數據挖掘技術挖掘出的新規則,庫中的知識能被智能診斷中的推理機制采用;案例庫存放一些實例以及診斷過程中產生的新實例;方法庫存放整個系統協調工作的方法和策略,是系統的控制中心。
應用層 應用層主要包括5個功能區:故障管理、配置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和會計管理。故障管理是指對光網絡進行故障診斷、故障定位、故障隔離、故障校正以及故障預測;配置管理是指通過對網元設備信息的實時挖掘,實現光連接的建立、保護倒換、資源調度,以及管理用戶信號進入光學層的適配性;性能管理是指通過監控和管理各種估量網絡性能的參數,對光網絡實行性能監視、性能控制和性能分析;安全管理是指通過分析性能參數和安全告警,識別各種非法入侵行為;會計管理是一種負責記費和開發網絡元器件的壽命歷史記錄的功能。
表示層 表示層負責把管理人員熟悉的信息表示手段,如自然語言、表格、圖形等轉換成內部表示形式,再交給智能診斷系統去處理,同時把診斷系統輸出的信息轉換成管理人員能理解的形式顯示給管理人員。
4 光傳送網管理系統應用數據挖掘的具體流程
在光傳送網管理系統中,數據挖掘技術主要應用于智能診斷子系統,通過對資源庫和案例庫中的數據進行高效快速的信息挖掘,尋找出隱含的、有意義的知識,并將其存人知識庫,以便管理人員使用。光傳送網管理系統應用數據挖掘的具體流程,包括:業務和數據理解、數據預處理、建立挖掘模型、評價和實施,如圖3所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