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將停止對Win 10的所有支持,Win 11配置要求大升級
從今年10月14日起,微軟要停止對Win 10的所有支持,也就是催著大家升級Win 11。但這一次的升級,可能和以往都不太一樣,因為Win 11的大升級,可以算是碰巧集齊了歷代升級災難于一身。
第一,是硬件跨度太大。縱向對比一下近三代主流Windows系統,可以直觀地感受到,Win 11的配置要求來了個大躍進。上一代Win 10對配置要求相當溫柔,顯卡版本和內存最低配都和Win 7一樣,全部要求連最早2005年左右生產的古董機都能滿足,絕大部分現有設備都是能用的。
但到了Win 11對各個維度的要求都拔高了許多,像是對TPM 2.0的強制性要求,那至少2014年之后生產的芯片才可能滿足。Win 11和Win 10的發布時間差了6年,對最低配置的要求卻差了19年。其實,微軟就已經在Vista身上吃過一次硬件的虧,當時Vista對硬件性能的要求相比XP提高了數倍,普通XP電腦升級后普遍出現卡頓、驅動缺失等問題。這直接導致從Vista發布的2006年起,到2009年新一代Win 7發布,Vista都沒能真正上桌。
第二,win 11的逆天UI設計。之前當時微軟為了開拓平板系統市場,試圖在Win 8用“Modern UI”強行改變大家的使用習慣,明明用的是鼠標鍵盤,也得按照平板思維操作。而Win 11繼承了這個“優良傳統”,不過它和Win 8的UI設計還是有區別的。
另外,同時打開Win 11的七個系統窗口,會發現視覺設計主題完全不統一。
第三,是win 10太過成功。在微軟的歷史上,一共只有三款操作系統的市占率超過了60% —— XP、Win 7和Win 10。
首先,只要企業或者部門對安全有要求,那么停止維護的系統就必須要更新了,但升級到Win 11實在肉疼,因為甚至還得采購配置更高的新電腦。 IT咨詢公司高德納的副總裁Kleynhans表示:大多數企業都反映有一兩個老舊應用程序或老舊外設在Win 11上根本不好使。還有很多公司意識到,遷移到新操作系統最簡單、最安全的方式是買已經裝好Win 11的新電腦。
不過,面對不想買新電腦的用戶,微軟推出了Win 10擴展安全更新計劃(ESU):每年每臺設備收費61刀給Win 10續波命,之后逐年翻倍,還只管三年。所以擺在企業面前的只有兩條路,要么現在升,要么被微軟砍一刀再升。
從咱們打工人的角度來看,要是這一波能把公司里那些難用的老古董清出去,換點能用Win 11的新設備,這不是好事嗎?不存在的,電腦能開機就是能用,有困難自己克服一下。最近,或許是因為市場反應太過強烈,態度強硬的微軟有了一些微妙的松動 —— 從原本要徹底放棄一切維護,轉而表示大家先別急,可以給個人Win 10免費續命一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