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勛最新演講:Q3推出下一代GB300,在臺建立AI超級計算機
隨著 2025 年臺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2025)今日在中國臺北拉開帷幕,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勛在展會開幕式發表的官方主題演講成為全球關注焦點。去年,黃仁勛在 COMPUTEX 主題演講中放出了英偉達 AI 芯片數年的迭代路線圖,今年,黃仁勛的父母也來到了現場,黃仁勛再次談及對 AI 需求的判斷和英偉達的進展。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505/470627.htm「英偉達進駐中國臺灣已經有 30 年。今年我們來聊聊我們在哪里,在前進的行業中我們要去哪里。」黃仁勛開場說,英偉達最初是一家芯片公司,目標創建一個新的計算平臺,創辦 10 年后,英偉達意識到一種新的計算方法已經到來,需要重塑技術堆棧的每一層。2016 年,英偉達推出第一代 DGX 超級計算機,這臺機器被黃仁勛捐給了 OpenAI,自此開啟了人工智能革命。
黃仁勛再次談起了他對 AI 未來的偉大期許:AI 在未來將會像互聯網和電力一樣,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要組成部分。「我知道,現在當我們討論AI 基建時,你可能會感覺到好像沒什么必要。但我向你保證,十年后你會意識到,我們需要無處不在的人工智能!」黃仁勛在演講中講到,「我們會將 AI 集成到所有地方:每個地區、每個行業、每個工廠、每個公司,全都需要 AI!」
黃仁勛再次強調了英偉達作為AI 基礎設施廠商的地位。黃仁勛說到:「從1993 年公司成立時,我就在思考英偉達的機會有多大。當時我認為,我們的市場規模是 3 億美元(芯片行業),而如今,我們從數據中心的 1 萬億美元市場,邁向以萬億美元計的 AI 工廠和 AI 基礎設施市場,這是我們正奔赴的激動人心的未來。」
黃仁勛最先介紹了外界最為關注的RTX 5060 GPU,同時還拿出一臺搭載 RTX 5060 的全新 MSI 筆記本電腦。這是實時計算機圖形技術,由 GeForce RTX 5060 驅動,英偉達通過 AI 渲染技術(DLSS 神經渲染)實現性能突破——僅計算十分之一的像素,其余九像素由 AI「預測」,效果完美。這是十年研發的成果,AI 不僅由 GeForce 帶來,更反過來革新了 GeForce。他表示,后者最快將于5 月上市。
在人工智能硬件領域,黃仁勛宣布「Grace Blackwell」系統已全面投入生產,并于 2 月開始交付。「Grace Blackwell 是一臺會思考的機器,我們全面投產了,但(生產)也極具挑戰性。現在 Blackwell 在逐步上線。我們的進展是,三季度芯片將升級為Blackwell GB300,里面的芯片升級了。」黃仁勛表示,GB300 推理性能提升了 1.5 倍,HBM 內存容量增加了 1.5 倍。
黃仁勛還宣布,英偉達將聯合臺積電、富士康在中國臺灣建設AI 超級計算機。他在發表演說時表示,AI 有兩種,其一為代理式 AI(agentic AI)基本上是一種數字形式的機器人,能夠思考與行動;另一種是物理 AI,為了解世界的 AI。
英偉達已與臺積電的合作促成了一種名為COOS-L 的新工藝,使得大規模芯片的制造成為可能,同時公司開發了全球最快的交換機 NVLink,目前運行速度為 7.2TB。黃仁勛介紹,整個互聯網每秒傳輸的信息量高達 900 TB。而 NV Link Spine 作為英偉達的核心骨干,通過 9 個 NV Link 換機傳輸超大流量,1 個 NVLink Spine 傳輸的流量比整個互聯網還要多。
黃仁勛還推出了其NVLink 技術的新版本 NVLink Fusion。英偉達計劃將該技術授權給其他芯片設計商,以幫助他們構建通過將多個芯片連接在一起而實現的強大的定制 AI 系統,以加快構建和部署人工智能工具所需的芯片間數據傳輸。
英偉達對量子計算的判斷也在改變。今年 1 月,黃仁勛表示,量子計算投入使用至少還需要 20 年時間,但 3 月份又公開表示對量子計算應用時間的預測言論是錯誤的。此次演講中黃仁勛表示,英偉達正在開發量子經典或量子GPU 計算平臺,他預測未來所有超級計算機都有量子加速部分,超級計算機將擁有 GPU、QPU(量子處理單元)和 CPU。
在演講的最后,黃仁勛宣布了一條重磅消息:將在中國臺灣省的臺北市,建設一座新的辦公大樓。此前傳聞 NVIDIA 將在中國臺灣設立新的海外總部,但其實并非如此,只是新的辦公室。黃仁勛將這個新的辦公室命名為「NVIDIA Constellation」,也就是星座的意思。從效果圖上看,建筑風格和 NVIDIA 全球總部辦公室如出一轍,充滿了科技感和科幻色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