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設備業呈兩極化 誰搭上本土替代順風車?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不斷喊話要對半導體課關稅,但迄今仍未正式宣布。 總統賴清德接受《日經新聞》專訪表示,臺積電基于顧客要求,已承諾要去美國投資,相信臺積電的產業鏈也會跟著過去,這些都是具體的行動,與關稅無關; 如果美國對臺灣采取《232條款》措施,對芯片或相關產業課征關稅的話,反而不利中國臺灣半導體產業或資通訊產業到美國投資。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505/470402.htm中國繼稱霸LCD面板后,也開始加速挺進OLED領域。 日前中國政府推動的「舊換新」政策,促使手機市場活絡,當地手機品牌積極布局折疊式手機,同步加快OLED面板崛起步伐。
中國半導體設備業者受惠「本土替代」採購,最新2025年第1季財報成績單,多數廠家呈現營收成長、但獲利兩極分化的態勢。綜合中媒中國電子報、科創板日報等報道,科創板半導體設備業者共12家業者中,1Q25有11家呈現營收增加,其中有9家年增率超過25%,呈現逐步加速趨勢。
專欄:中國曝光機發展現況--DUV
在中美貿易戰中,美方施力的重點在于箝制中國高科技的發展的進程,特別是半導體、人工智能和量子計算,而前二者息息相關。
在半導體方面,美國的管制近乎遍及全產業鏈,從設計工具(EDA)、產品、制程設備乃于材料的禁運,中國自然是以國產替代以提高自給率,這也是涵蓋全產業鏈的回應。
中美90天“降溫期”啟動 和解或只是過場?
隨著中美雙方在瑞士日內瓦舉行新一輪會談落幕,中美對于首輪成果皆表達正面態度。
中國方面以「好飯不嫌晚」形容雙方進展,外界也對此番中美貿易戰氣氛終獲和緩,全球產業供應鏈好似也暫松了一口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