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星艦第六次試飛,未嘗試"筷子回收",飛船成功濺落印度洋
11月20日消息,美國當地時間周二,SpaceX進行了“星艦”(Starship)的第六次試飛,該公司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Elon Musk)與當選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在現場觀看了發射過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411/464745.htm當天下午,無人駕駛的“星艦”從得克薩斯州布朗斯維爾附近的SpaceX“星際基地”發射升空,上層飛船順利進入太空。
值得注意的是,對于此次試飛的超重型助推器,SpaceX并未進行回收嘗試。據該公司網絡直播透露,由于該助推器未能滿足執行回收的“必要標準”,最終在發射7分鐘之后濺落于墨西哥灣。
在第五次試飛中,在助推器與上層太空艙成功分離后,SpaceX回收其“超重型”助推器,并將其降落在該公司專屬的發射塔回收臂上。
在繞地球飛行半圈后,飛船重新進入大氣層,并成功濺落在印度洋中。
與前五次試飛相類似,SpaceX此次試飛的主要目標仍是測試“星艦”的各項能力,包括在太空中重新啟動發動機以及重返大氣層時對其隔熱罩的測試。而此次晚間發射的獨特之處在于,上層飛船將首次在白天濺落。
按照傳統,SpaceX通常會邀請貴賓現場觀摩發射,這次馬斯克與特朗普共同出現在了發射現場。特朗普在試飛前通過社交媒體表示:“我將前往得克薩斯州,親眼見證有史以來最大人造物體的發射。在此,我祝愿馬斯克及所有參與這一非凡項目的偉大愛國者們好運!”
自2023年4月以來,SpaceX已成功完成了五次星艦系統的完整太空飛行測試,且每次測試的速度都在穩步提升。在上個月的第五次試飛中,SpaceX首次實現了超重型助推器的半空回收。
然而,盡管取得了諸多進展,但每次試飛都并非完美無缺。在第五次發射中,SpaceX遭遇了一個小插曲:由于火箭某個子系統的時間問題,星艦的助推器幾乎錯過了被機械臂捕獲的機會。
據內部音頻透露,當時的情況十分危急,只有一秒鐘之差就可能導致助推器無法被成功回收,甚至可能引發更嚴重的后果。
在第六次試飛中,SpaceX沒有再次嘗試捕獲助推器,而是對其進行了硬件升級,以提高其冗余度和結構強度,從而確保未來的試飛能夠更加順利。
對于此次發射,路透社評論稱,特朗普的出席彰顯了與馬斯克的聯盟日益緊密,預示著馬斯克將從特朗普的選舉勝利中汲取益處,這位身價億萬的企業家有望發揮非凡的影響力,幫助他的公司并贏得優惠的政府政策支持。
在特朗普的第二任期內,SpaceX正全力推進星艦的研發測試。特朗普政府的太空規劃預計會促使NASA的阿爾忒彌斯計劃更加專注于將人類送上火星這一更雄心勃勃的目標,而這恰好契合了馬斯克的首要太空愿景。
盡管SpaceX選擇將超重型助推器降落在墨西哥灣而非陸地上,但CNN引用太空專家格雷格·奧特里(Greg Autry)的觀點,認為周二的操作“表現非常出色”。
奧特里推測,SpaceX可能出于“極度謹慎”的考慮,選擇了海上著陸助推器,因為當選總統特朗普和馬斯克均出現在了發射現場。他解釋稱:“我不清楚失敗模式的決策過程是怎樣的,或者他們只是想要格外小心,以免出現任何可能危害美國當選總統安全的風險?!?/p>
關于第六次發射與第五次試射的差異,《紐約時報》評論稱,在諸多方面,第六次飛行旨在復制第五次飛行的流程。然而,一個顯著的不同之處在于,SpaceX的太空艙在持續一個小時的太空飛行過程中重啟了一個發動機,這是將未來太空艙從軌道安全帶回地面所必需的能力。
與此同時,星艦的測試飛行進程可能會加速,因為特朗普已承諾簡化監管流程。新政府還有可能推動馬斯克利用星際飛船實現將人類送上火星的夢想。
星艦系統被設計為可完全重復使用,旨在為人類提供一種全新的將貨物和人員運送到地球以外的方法。同時,這款火箭還承載著美國宇航局(NASA)讓宇航員重返月球的重任。SpaceX已經贏得了NASA的一份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合同,將星艦改造為載人月球著陸器,作為NASA阿爾忒彌斯重返月球計劃的關鍵一環。
星艦不僅是人類有史以來發射的最高、最強大火箭,其設計也極具特色。太空艙完全堆疊在超重型助推器上,而超重型助推器底部則配備了33個猛禽發動機,總共能產生1670萬磅的推力,這大約是NASA太空發射系統火箭推力的兩倍。
此外,太空艙也配備了6個猛禽發動機,分別用于地球大氣層和太空真空中的運行。整個系統由液氧和液態甲烷提供動力,發射時需要超過1000萬磅的推進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