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圈地正當時——IDC發布數據要素全景研究
IDC于近日發布了《數據要素全景研究》(Doc #CHC51598424,2024年3月 ),該報告分析了當前數據要素市場主要需求、市場活動、參與主體、落地形式以及各環節重點情況,并繪制數據價值流動圖和數據要素風險蝴蝶模型以供市場參考。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404/457130.htm數據要素市場基本成型:
從主要需求來看,包括數據價值釋放、數據產品化流通、數據要素×應用、標的資產融資四個方面;
從市場活動來看,數據要素政策的發布以及國家數據局及其部門的相繼成立和職責明確,明顯調動了政府及其下屬單位、金融部門、技術供應商的積極性,2024年政府和國央企為數據主要貢獻單位,需求更加明顯;
從參與主體來看,數據貢獻主體與技術供應商/數據服務商、數據交易流通服務商之間共同合作,打造可信數據空間;
從落地形式來看,三方共同打造的可信數據空間,通常由國家注資的中心、企業和事業單位運營,也會連同大數據公司、數商的合作進行運營服務和場景挖掘,主要平臺形式包括授權運營平臺、交易流通平臺、運營服務平臺。
與此同時,IDC繪制了數據價值流動圖,從數據來源、數據平臺服務、數據流通市場、數據使用和數據增值的角度來分析數據的流動路徑。具體如下圖所示。
對于數據特征可能對要素市場帶來的風險,IDC繪制了數據要素風險蝴蝶模型,包括Reproduction、Backtrace、Variety、Valuation、Depreciation、Opaque六個特性。
報告還對數據要素各環節進行了分析,需要注意的是,在數據要素開發環節,包括數據供給、數據存儲、數據治理、數據開發、數據管理模塊。以大數據管理能力為主,重點技術環節包括Zero-ETL、實時湖倉、圖計算、Data Fabric、數據血緣分析、AI for Big Data。IDC認為,企業需要注意的是,在豐富原有大數據能力和GenAI能力的同時,也應該圍繞數據產品的打包封裝、數據治理、數據價值提升、數據資產管理等維度進行產品升級和外部合作。
同時,IDC也發布了數據要素市場圖譜V1.0,并給出了代表廠商的技術架構、發展布局和代表案例:
浪潮云:推出浪潮數據云,提供支撐數據空間的分布式數據基礎設施服務,圍繞“數采-數算-數用”價值鏈與數據可信自由流通。代表案例:濟南城市可信數據空間,提供更精準的城市治理、金融、醫療健康保險服務。
華為云:布局包括1個數據底座+2套開發體系+3類數據流通+N個業務平臺。代表案例:上海城市數據空間,為城市級數據暢通體系大循環奠定基礎條件。
螞蟻數字科技:螞蟻數科形成了綜合的技術服務體系,在數據安全、數據合規、數據治理、數據流轉、數據交易等方面推出針對性產品和服務。代表案例:某市數據可信協作平臺,保障高價值數據流通和共享安全。
騰訊云: 騰訊云提供了包含 TCE、數據庫、大數據、區塊鏈、隱私計算等多個方向的核心產品。代表案例:某市區級數據授權運營平臺,實現一場景一清單一授權,保證數據安全合規。
星環科技:提供一站式多模型大數據基礎平臺TDH、大數據開發工具TDS和一系列數據安全運營手段。代表案例:某銀行數據分類分級,實現自動化、高準確率和低成本的資產管理。
中國電子云:中國電子云構建一體化數據建設與運營能力,主要產品包括高安全數據基礎設施、一體化公共服務平臺、公共數據資產管理、數據中臺、數據運營服務平臺、數據交易商業平臺、數據資產登記服務平臺等。代表案例:深圳數據交易所數據交易平臺,實現數據流通交易全生命周期閉環管理。
分析師觀點
IDC中國高級分析師李浩然表示,數據要素市場在2024年將會快速落地,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涌入數據基礎設施、數據管理、數據資產、數據交易流通市場,這將極大推動數據的開放共享,但也需要注意到數據作為資產,其獨有的特性和估值方式,希望報告中的模型能為市場提供參考。另外,數據的從屬關系、開放形式將在今年有更大的挑戰和多樣的問題,企業要盡力建立標準的管理規范和標識體系,并充分利用Gen AI、數據管理等技術來提升產品競爭力。
IDC中國更多數據要素市場相關研究
● 中國數據治理市場份額,2023(即將發布)
● 中國大數據平臺市場份額,2023(即將發布)
● 圖數據管理分析平臺廠商評估,2024(即將發布)
● 工業領域中數據管理分析服務最佳案例實踐(即將發布)
● 金融領域中數據管理分析服務最佳案例實踐(即將發布)
免責聲明
本文中的內容和數據均來源于IDC所發布的報告,所有內容及數據均為我公司所有。未經IDC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復制、刊登、發表或引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