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元件/連接器 > 設計應用 > 一文詳解數字晶體管的原理

        一文詳解數字晶體管的原理

        作者: 時間:2022-08-24 來源:羅姆 收藏

        數字晶體管(Digital Transistor),英文名為Bias Resistor Transistor,是帶電阻的晶體管,有的僅在基極上串聯一只電阻,一般稱為R1,有的在基極與發射極之間還并聯一只電阻R2。電阻R1有多種電阻,類似標準電阻系列配制,電阻R2情況類似R1。電阻R1與電阻R2可按多種方式搭配,因此數字晶體管的品種很多。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208/437660.htm


        選定方法


        7.png


        ①使TR達到飽和的IC/IB的比率是IC/IB=20/1

        ②輸入電阻:R1是±30% E-B間的電阻:R2/R1=±20%

        ③VBE是0.55~0.75V


        數字晶體管具有下面的關系式。


        ■數字晶體管直流電流增益率的關系式


        8.png


        GI:數字晶體管的直流電流增益率

        GI=IO/Iin

        hFE=IC/IB

        IO=IC , Iin=IB +IR2, IB=IC/hFE , IR2=VBE/R2

        電壓關系式 VIN=VR1+VBE


        ■集電極電流關系式


        9.png


        ∴ IC= hFE×((Vin-VBE)/R1 )- (VBE/R2)) ???①


        ※這里所說的hFE是VCE=5V、IC=1mA時的值,不是飽和狀態。


        作為開關使用時,需要飽和狀態的電流比率IC/IB=20/1


        ∴ IC= 20×((Vin-VBE)/R1 )- (VBE/R2 ))???②


        將式子①的hFE替換成20/1。


        而且,如果在考慮偏差的基礎上計算


        將R1的最大值+30% R2的最小值-20% VBE的最大值0.75V這一組最差數值代入式子②計算。


        根據下面的式子選擇數字晶體管的電阻R1、R2,使數字晶體管的IC比使用設備上的最大輸出電流Iomax大。


        ∴ Iomax≦20((Vin-0.75)/(1.3×R1)-0.75/(1.04×R2))


        數字晶體管的型號說明


        10.png


        IO和IC的區別


           ○ IC: 能夠通過晶體管的電流的最大理論值

           ○ IO: 能夠作為數字晶體管使用的電流的最大值


        11.png


        解說


        DTA/C系列為例,構成數字晶體管的個別晶體管能流過100mA電流。


        用IC=100mA定義。個別晶體管連接電阻R1、R2,則成為數字晶體管。


        此數字晶體管流過IC=100mA時,基極電流IB需要相對應的電流値,其結果需要高的輸入電壓VIN。


        根據絕對最大額定值限制,由輸入電阻R1的功率許容值(封裝功率)決定輸入電壓VIN(max)。電流IC=100mA流過時,可能超過這個額定值,在不超過VIN(max)條件下,數字晶體管中流過的電流值定義為IO。


        如您所知,絕對最大額定值被定義為"不能同時提供2項以上",僅用IC標記沒有問題,但結合客戶實際使用狀態,合并標記為IO。


        因此電路設計探討中此IO即為絕對最大額定值。


        GI和hFE的區別


           ○ hFE: 作為晶體管的直流電流增幅率

           ○ GI: 作為數字晶體管的直流電流增幅率


        12.png


        解說


        GI和hFE都表示發射極接地直流電流放大率。


        數字晶體管是指普通晶體管上連接2個電阻器的晶體管。


        直流電流放大率為 輸出電流/輸入電流 ,因此不因輸入電阻R1,放大率下降。僅有輸入電阻R1的類型 放大率表示為hFE,與個別晶體管hFE相等。


        如果在E-B間附加電阻R2,輸入電流則分為流過個別晶體管的電流和流過E-B間電阻R2的電流。


        因此放大率比單體時下降。此值稱為GI,用以區分。


        關于VI(on)和VI(off)的區別


           ○ VI(on)、VI(off)容易被混淆

           ○ VI(on): 數字晶體管為保持ON狀態的最低電壓、定義VI(on)為min


        錯誤觀點


        13.png


        1:由0開始依次加入輸入電壓。

        2:達到1.8V時,數字晶體管啟動。

        3:因在規格書規定的3V(min) 以下,故判斷為不合格。


        正確觀點


        14.png


        A:首先為了啟動數字晶體管,加入足夠的輸入電壓Vin(如10V)

        B:漸漸降低電壓,到規格書規定的3V時停止。

              因仍保持ON狀態,故該產品為合格。

        C:如果繼續降低基極電壓,不能完全保持ON狀態,而向OFF狀態變化。

              因這一變化點在3V以下,故產品為合格。

              

        關于數字晶體管的溫度特性


        根據環境溫度、VBE、hFE、R1、R2變化。

        hFE的溫度變化率約為0.5%/oC

        VBE的溫度系數約為-2mV/oC(-1.8 to -2.4mV/oC的范圍有偏差)


        15.png


        R1的溫度變化率,如下圖表。


        16.png


        關于輸出電壓 - 輸出電流特性的低電流領域(數字晶體管的情況)


        數字晶體管的輸出電壓-輸出電流特性,按以下測定方法測定。


        IO(低電流區域)條件下,個別晶體管基極沒有電流流過。


        因此低電流區域輸出電壓 (VO)[VCE(sat)]上升。


        17.png


        測定方法 DTC114EKA 的場合 用IO/Ii=20/1測定。


        Ii=IB+IR2、(IR2=VBE/10k=0.65V/10k=65μA)


        IB=Ii-IR2=Ii-65μA 即Ii在65μA以下時,IB沒有電流流過,VO [VCE(sat)]上升。


        因此,在低電流區域不能測定VO。


        18.png


        關于數字晶體管的開關動作


        ①晶體管的動作


        19.png

        圖1


        如圖1,輸入電壓,啟動NPN晶體管。


        在這個電路中,基極(B)-發射極(E)之間輸入順向電壓,注入基極電流。


        就是說,在基極(B)領域注入+空穴。


        如果在基極(B)領域注入+電子,發射極(E)的載流子-會被吸引至基極(B),但是正極(B)領域非常薄,因此通過加入集電極電壓,載流子可以穿越基極(B)流向集電極(C)。


        借此,電流可以由集電極(C)→發射極(E)流動。


        ②開關動作


        20.png

        圖2


        晶體管的動作有增幅作用和開關作用。


        在增幅作用中,通過注入基極電流IB,能夠通過增幅hFE倍的集電極IC。


        在活性領域中,通過輸入信號持續控制集電極電流,可以得到輸出電流。


        在開關作用中,在ON時電氣性飽和狀態(降低集電極-發射極間的飽和電壓)下使用。


        關于數字晶體管的用語


        ●  VI(on)Min.:輸入電壓 (INPUT ON VOLTAGE)


           ○ 向OUT引腳、GND引腳間施加正向電壓 (VO),并得到規定的輸出電流時需要的最小輸入電壓,即數字晶體管導通區域的最小輸入電壓值。


        因此,如果要從ON狀態變為OFF狀態,需要進一步降低該最小輸入電壓值,所以正常產品的電壓值低于這個數值。


        ●  VI(off)Max.:輸入電壓 (INPUT OFF VOLTAGE)


           ○ 在向OUT引腳、GND引腳間施加電源電壓 (VCC)、輸出電流 (IO) 的狀態下,IN引腳、GND引腳間得到的最大輸入電壓,即可以保持數字晶體管OFF狀態區域的最大輸入電壓值。


        因此,如果要從OFF狀態變為ON狀態,需要進一步升高該最大輸入電壓值,所以正常產品的電壓值高于這個數值。


        ●  VO(on):輸出電壓 (OUTPUT VOLTAGE)


           ○ 在任意輸入條件下不超過絕對最大額定值的輸出引腳電壓。GND接地放大電路流過充足的輸入電流時,輸出電壓降低,IN、OUT接合也變為正偏壓狀態。在規定的VO、IO下將II設定為整數(通常10~20)分之一進行測定。


        ●  II(Max.):輸入電流 (INPUT CURRENT)


           ○ 向IN引腳、GND引腳間施加正向電壓 (VI) 時,IN引腳連續流過電流的最大輸入容許值。


        ●  GI:GND接地直流電流增益 (DC CURRENT GAIN)


           ○ 在規定的VO、IO條件下的IO/II的比值。


        ●  R1:輸入電阻 (INPUT RESISTANCE)


           ○ 在IN引腳、晶體管基極之間內置的電阻。R1的公差設定為±30%。另外,還會隨著溫度的變化而變化。


        ●  R2/R1:電阻比率(RESISTANCE RATIO)


           ○ 晶體管的基極?發射極之間的電阻與內置輸入電阻的比率。




        關鍵詞: 羅姆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栖霞市| 黄石市| 陆丰市| 齐齐哈尔市| 天峻县| 绥棱县| 新竹县| 苏州市| 绥江县| 英吉沙县| 高唐县| 永宁县| 青浦区| 松江区| 大庆市| 兴化市| 曲阳县| 友谊县| 武隆县| 白山市| 陈巴尔虎旗| 孝义市| 应用必备| 聂拉木县| 千阳县| 襄樊市| 喀喇| 古丈县| 科技| 恩施市| 温泉县| 淅川县| 垣曲县| 政和县| 元江| 基隆市| 象山县| 旌德县| 祁阳县| 茂名市| 江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