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汽車電子 > 設計應用 > 與傳統的油混相比較,48V輕混系統有哪些優勢以及劣勢?

        與傳統的油混相比較,48V輕混系統有哪些優勢以及劣勢?

        作者: 時間:2022-07-12 來源:非專業車評 收藏

          輕混系統的理念在于,基于的供電系統、汽車可以集成更多大功率用電器,使得汽車可以更好的整合其它系統、從而提高駕駛者的實際感受,通過對啟動、提速階段以及制動階段的優化,來降低能量的損耗從而實現省油的目的!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207/436103.htm

          供電系統的理念很好、不過對于節油的效果來看并不理想,基于NEDC循環、能節省約7%-10%;而各位可能都清楚咱們現在用的是WLTP循環,與nedc循環不同的是基于WLTP循環下勻速巡航工況少,而混合工況要更多,所以48V系統在省油方面優勢并不大,更多是在駕控方面有著一些優勢!

          傳統的車載供電系統只有12V、能驅動的僅僅是音箱、風扇、啟動之類的,比如空調壓縮機、傳統12V供電系統是帶不動的,所以壓縮機都是曲軸推動,一些12V系統在啟停功能介入時、壓縮機都會停機,只有風扇在轉,而48V供電系統可以用電驅動空調壓縮機,即便熄火狀態、壓縮機也會保持工作狀態繼續提供制冷!

          其次在啟停方面、更大的電壓使得啟停系統可以使用更大功率的電機,啟動那一瞬更大的扭矩使得啟動變得更迅速、麻利,減輕了基于12V啟停系統的那份無力感;不過絕大部分消費者對啟停功能本身就不太認可、且伴隨各種吐槽,矛盾點則并不是啟動舒適與否、而是這個功能該有不該有,所以修飾好感度本就極低的啟停功能,使得48V的意義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約!

        歐系車為什么要研發48V系統

          實際上48V混動系統并不是新技術(或者說根本就算不上純正意義上的混動),實際上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美國通用汽車就嘗試過更高電壓的供電系統,比如通用在1990年前后嘗試的42V供電系統、2006年前后嘗試過36V、12年前后嘗試過115V、而如今則是推出了90V供電系統;這套內燃機電氣化理念甚至比豐田THS更早,之所以給人了一種48V是新技術的感覺,主要還是在于通用沒有形成規模!

          反倒是被梅賽德斯、保時捷、寶馬、大眾統一相關標準于2011年前后聯合發布48V,就這樣48V系統才被世人所熟知;這并不是什么新東西、只是統一標準比較晚!那么輕混是意義是什么?說到底無論是豐田THS、高效內燃機理念,或是歐美的48V、90V等等都是為了節能減排,這個節能減排是建立在大格局上的概念,節能、減少對石油的大量依賴,減排、減少尾氣排放(具體能不能省錢需要另開話題討論)!

        內燃機電氣化程度越高、越節能減排

          就目前的油耗、排放規則來看,針對車子的油耗與尾氣,所以用電功率逐漸取代內燃機功率就是最理想的辦法,也就是電氣化程度越高、越節能減排,比如純電車、100%實現電氣化,所以油耗、排放=0(至于發電耗費多少煤、多少排放是另一個話題),所以為了應對越來越嚴格的油耗、排放規則,內燃機逐漸電氣化是必然要走的路!

          內燃機的本質就是低轉速區間無力、且效率低油耗高,中段負荷高效率、且動力還有富余,所以引入48V或更大的供電系統可以負擔啟動、起步、提速、水泵、空調壓縮機等等用電器,在發動機處于低效區間時、為發動機減負,在發動機處于高效區間時反為電池充電(以及動能回收系統),這就是內燃機電氣化的過程,所應用的原理無外乎就是兩個;

          1.P=UI(功率=電壓*電流)

          2.P=U/R(功率=電壓平方/電阻)

          通過上面這倆公式、我們可以得知要想拉高電氣部分的功率,要么提高電壓、要么增大電流、要么降低電阻;都知道電線的橫截面積越小(細線)、電阻越大,反之橫截面積越大、電阻越小對吧?所以可以通過增大電壓的方式來提高電功率,也可以通過把輸電線束增粗來提高電功率,不過后者顯然會增加重量、增加成本!

          而通過提高電壓U、所獲得收益更大,比如說P=U/R,只要U增大、那么電功率就能增大,因為在公式中是電壓的平方,所以只要提高電壓、那么即便電阻增加一些,也不會影響功率的提高,這樣一來得到的好處就是可以把輸電線束做得更細,降低重量、以及成本,相比較高壓深混、低壓弱混的實現要更加容易,畢竟有很多年前的現成標準、規則,其次對成本的提高也不多,單車3、4千元的提高對消費者購買意向造成的影響并不大!

          至少對于BBA一類的豪牌而言,整體價格偏高、溢價水平高,所以幾千塊錢的價格漲幅是可以忽略不計的,但對一些以性價比為賣點的自主車而言、或許會造成一些影響,說到底48V算不上剛需、離純正意義上的混動也有段距離,不過48V弱電更容易實現、對整個供電系統的改動并不大,又不用對系統做高壓保護;其次歐系豪牌的新穎配置太多太多、有太多的用電器存在,比如奧迪的自動滅火、防撞側傾等等,再用12V車載供電系統就帶不動了,所以這也是48V供電系統出現的原因;本質上就是供電系統上的一次升級,起到了內燃機電氣化的作用!



        關鍵詞: 48V 燃油車 汽車電池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家居| 天峨县| 建阳市| 会昌县| 万年县| 北辰区| 商城县| 桃园市| 和平县| 广西| 遂昌县| 长沙县| 韶山市| 湘潭市| 南漳县| 金乡县| 剑川县| 沅江市| 泰安市| 呼伦贝尔市| 荣成市| 兴城市| 都匀市| 鹤峰县| 抚宁县| 安龙县| 黑山县| 咸阳市| 临海市| 措美县| 溧水县| 德保县| 图木舒克市| 宣汉县| 莱西市| 陆丰市| 微博| 五台县| 伊川县| 团风县| 柏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