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汽車電子 > 業界動態 > 智能駕駛時代車載地圖的變與不變

        智能駕駛時代車載地圖的變與不變

        作者: 時間:2022-04-18 來源:中國網 收藏

        的時代正在到來。截至2021年底,我國汽車市場L1-L2級輔助駕駛功能滲透率已經上升至 30-40%區間,10類常見的 功能中有 5類滲透率超過了 30%。據咨詢機構艾瑞公司測算,2025年我國輔助系統市場規模有望達到490億元。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204/433167.htm

        行業各方將地圖作為新的競爭焦點,一方面是由于時代,對地圖提出了新的要求,帶來了一片新的增量市場。而另一方面,高精度、實時更新的地圖是實現高階自動駕駛的基礎,而自動駕駛又將成為今后汽車的主要賣點之一。

        為了給智能駕駛發展提供基礎支撐,汽車行業在智能駕駛地圖領域爭相投入,特斯拉采用了純視覺感知+實時局部建圖的路線;上汽投資武漢光庭、又收購了中海庭用來布局高精地圖,吉利布局易圖通和億咖通兩家公司;除了車企之外,滴滴、京東、美團等互聯網企業也先后獲得繪制高精地圖的資質,騰訊也推出了專為智能駕駛而生的騰訊智駕地圖。

        智能駕駛功能正處在快速滲透期,人車共同駕駛成為常態,這也意味著新時期的地圖不僅要讓人看懂,提供更加精準、直白的導航指引;還要讓車能夠看懂,為智能駕駛提供基礎支撐。而人車共導的現實需求,意味著車里可能同時存在普通的SD地圖、地圖、以及高精度地圖三種不同的地圖,這給的定位精度、采集制作等提出了新的挑戰。

        在精度方面,智能駕駛對地圖的精確度要求極高,誤差要控制在亞米甚至厘米級別。傳統的電子地圖導錯了路司機可以自己糾正,最多繞個遠路,然而智能駕駛地圖很多時候是用來指引機器的,如果精度不夠或者出現誤差,就有引發事故的危險。

        在數據采集制作方面,從SD地圖到地圖,再到HD地圖,制作難度和成本節節攀升。尤其是HD地圖,不僅要“高精度”、“大規模”,還要“足夠鮮”。目前,高精地圖的制作多依賴專門的采集車進行數據采集,一輛采集車成本上百萬甚至近千萬,而且需要在全國主要城市路網大面積采集。同時為了保證地圖的精準,要不斷更新數據,保證地圖足夠“鮮活”;目前行業正在探索眾包方式進行更新,將路上的智能網聯汽車都變成數據庫采集節點,但還需要克服大規模數據處理、數據安全合規等困難。

        針對智能駕駛時代發展的需求與挑戰,首先需要打破原有地圖產品分別在普通導航地圖、高精地圖、ADAS地圖下做數據規劃的現狀,要考慮在一個座艙內,使不同的團隊在一種地圖數據結構下規劃各自的地圖產品;普通導航地圖和高精地圖的日常更新也需要具備一致性。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怀安县| 望城县| 察雅县| 清新县| 云梦县| 赤城县| 望谟县| 黔西| 霍州市| 贵港市| 毕节市| 同德县| 凉山| 和平区| 恭城| 三穗县| 湟中县| 金塔县| 汕头市| 东明县| 依兰县| 马公市| 湖南省| 德阳市| 锦州市| 大理市| 永兴县| 手游| 云阳县| 保亭| 海南省| 顺义区| 洞头县| 禄丰县| 收藏| 乌拉特后旗| 滦南县| 丰镇市| 巴彦淖尔市| 游戏| 哈尔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