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半導體屢遭挫折的三個教訓
日本半導體屢遭挫折的三個教訓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106/426142.htm日本針對實現本國半導體產業復興的討論日趨活躍。日本執政黨自民黨5月21日組建了討論半導體戰略的議員聯盟。日本經濟產業省也在3月匯總了半導體戰略的概要。雖然日本政府和民間在此之前也一直展開摸索復興之路的行動,但最終都未能實現挽回劣勢。日本半導體屢遭挫折的原因何在?回首歷史,3個主要原因隨之浮現。
1.日本企業在投資競爭、經營判斷上落后
日本被韓國和中國臺灣拉開差距的第一大原因是對投資競爭的應對。半導體產品價格低廉,行情也隨著供求平衡而明顯波動。另一方面,以電路微細化為代表的技術競爭激烈,半導體設備動輒數千萬日元至數十億日元,價格高昂。因此,需要觀察行情和技術趨勢,具備對開發和制造的巨額投資敏銳地做出判斷的經營和財務實力。
2.破滅的“日之丸代工”構想
從受到行情波動困擾的半導體廠商獲得訂單的,是涉足代工業務的中國臺灣企業臺積電(TSMC)。臺積電構建的是將半導體的“設計”和“制造”分開的商業模式。臺積電預測成為客戶的半導體的無廠設計企業將崛起,確立了世界最初的半導體代工模式。未能趕上這種業務模式的變革是日本企業遇到的第2個挫折。
3.不對路的政策支援
第3個原因是日本政府對半導體產業的政策支援并不對路這一點。 SIA(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2021年春季發布的報告分析稱“在日美運行10年存儲器工廠所需的成本比韓國、新加坡和中國高出20-40%,大部分源自政府扶持的差距”。
目前,世界各國和地區的政府正在推進大規模的補貼政策,美國為了吸引工廠,請求國會批準500億美元補貼。日本電子信息技術產業協會認為,即使是日本企業認為能贏得勝利、維持投資且保持競爭力的領域“也可能逐步被奪走市場份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