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供應告急,美國拉攏日韓壟斷半導體,外媒:中國絕非無能為力
據《科技日報》近日報道,全球正在陷入一場“缺芯”危機,這也嚴重影響了全球工業。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104/424713.htm全球陷入“缺芯”危機
專家表示,“缺芯”危機始于2020年上半年,先是從汽車行業爆發,并蔓延到其他產業,產生諸如推遲交貨和漲價等一系列問題。芯片需求的增加,新冠疫情的影響,以及一些囤貨現象,加重了此次全球“缺芯”危機。
在產品漲價和終端缺貨的形勢下,未來短期內這還會導致終端消費品的漲價。而整個芯片產業鏈恢復供求平衡,估計還要3年的時間。
美國想要擠進半導體行業前排
目前美國方面希望重返半導體等關鍵行業先進之列。對于這場全球“缺芯”危機,美國方面認為這也是一個機遇。他們希望能在美國建立半導體制造能力,從而讓美國不會受到全球“缺芯”危機的影響。
美國還將投入370億美元,以增加美國芯片的產量,從而繼續保持行業優勢。
美國極力拉攏日韓打造“包圍圈”
美國還在極力拉攏日本和韓國,尋求在半導體行業上的合作。日本高層對美國的訪問,其中一個主要目的,就是瞄準半導體行業上的合作。
美國還力邀韓國加入“半導體聯盟”,試圖對他國半導體產業打造“包圍圈”。
如今美國極力想發展本國的半導體產業,希望卷走亞洲的半導體產業優勢。如果一些國家真的聽信了美國的一面之詞,那么到最后,他們的半導體產業,也將成為美國的下一個靶子,陷入一夜之間“任人宰割”的窘境。
況且因為美國所謂的限制,而放棄當前的巨大市場,這本身也不會讓相關半導體企業提起興趣。
不久前,美國方面制定報告就顯示,要使中國的半導體行業,整體上落后美國兩代的水平。美國的舉動,可謂是一舉扯下了所謂“自由競爭”的遮羞布。
德媒:中國絕非無能為力
近日德國媒體就發文稱,芯片領域上,中國絕非無能為力。,
2020年,中國已經首次成為了全球最大半導體設備市場。中國每年的半導體進口額,就能超過3000億美元,這占據了全球6成的芯片產品。
西方在芯片領域上的技術封鎖,這只會讓中國堅定走上一條屬于自己的半導體產業壯大之路。雖然這需要長時間的積累,但中國已經為此做好準備。
芯片領域中國將繼續發力
芯片如同工業的糧食,在“缺芯”危機之下,對于中國企業來說,需要有定力深耕芯片設計領域,才能確保不受到外界嚴重制約。
相關機構曾經預測稱,到2030年,中國將可能成為全球最大的芯片供應國。專家指出,隨著全球集成電路發展速度趨緩,匹配著中國的人才和市場規模,以及集成電路上的后發優勢,一系列因素將能助力中國芯片產業的不斷邁進。相信在2025年,中國芯片自給率達到70%的這一目標,也將得以實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