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半導體產業實現兩位數增長
如今“顛覆性”一詞可能被過度使用,但它通常只適用于一種技術。例如,當90年代末期PC產業真正開始騰飛時,半導體行業就出現了一段兩位數增長的時期。盡管業界盡了最大努力,但直到21世紀初期手機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切,這種情況才得以重演。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008/417227.htm許多人都在尋找下一個具有顛覆性的技術,以引發半導體行業再來一段兩位數的市場增長時期。一段時間以來,物聯網(IoT)一直被視為是這一觸發器,但或許由于其迥然不同的性質,它尚未真正產生這樣的影響。但是,現在隨著5G技術的出現,對人工智能的興趣和發展的增加,云計算的持續重要性,以及增強/虛擬現實的勢頭不斷增強,人們預計該行業將處于強勢地位。
盡管新冠疫情將不可避免的對各行各業造成嚴重影響,導致經濟增長放緩甚至出現負增長,但長期預測仍可能是健康的。實際上,很難低估這些顛覆性技術將帶來的影響,而且不僅是對半導體行業的影響。部分原因在于,隨著這些技術的融合,它們將形成良性循環,每一項技術都為其他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
圖1:傳感器的平均售價持續下降(資料來源:Goldman Sachs and [2])
平均售價的重要性
盡管銷量明顯增長,但半導體行業的增長數字仍保留在個位數,其部分原因在于制造商一直面臨降低平均銷售價格(ASP)的壓力。獨立的半導體制造商(IDM)幾乎在每一個設計插槽上展開競爭,保護這個插槽的一種方法是在產品成熟時降低其價格。雖然這使得他們可以對新產品收取高價,但集成設備的使用壽命可能會非常長,而開發新設備的成本會不斷增加。
以傳感器的平均銷售價格(ASP)為例。由于其體積小,集成度高,MEMS技術的出現真正推動了物聯網(IoT)的發展。然而,運輸量的增加對價格產生了相應的影響(圖1)。
特別是5G的引入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一個分水嶺。雖然一些現有的基礎設施仍將繼續使用,但5G的推出也將需要全新的設備。這將促使OEM開發新的解決方案,甚至基于可能還不存在的半導體設備。這為那些已經準備好并能夠開發和部署這些新的解決方案的IDM提供了一個機會,這種設計上的優勢可能會持續幾代人。
然而,仍然有一些不確定性。作為一項技術,5G本質上是兩個同名的系統。最初,我們預計5G服務將使用現有的基礎設施進行部署,在6GHz帶寬下運行。這將兌現5G的部分承諾,但并非全部承諾。為了真正看到這些好處,我們需要等到在24GHz及更高頻率運行的基礎設施的第二階段,即所謂的毫米波區域。
圖 2:5G推出的兩個階段
雖然我們只能期待5G毫米波在2024年之后才會出現,但它將帶來顯著的性能提升,例如數據傳輸速率提高100倍,延遲降低10倍,網絡容量擴展100倍。就基站而言,這將需要更密集的基礎設施; 基站將更小,但數量要多得多。最初的移動電話和相關基礎設施的發展,為半導體產業帶來了一段兩位數的增長時期,開創了先例。因此,人們的期望很高也就不足為奇了。
圖 3:我們對5G的期望
最初的移動網絡的驚人成功是短信息(SMS),與之不同的是,我們可以預期,5G的主要功能將催生許多新的應用程序。例如,高數據傳輸率將支持8K內容的實時流傳輸,但它還將支持網絡流量的更多變化。這意味著,從大型貨船到微型溫度傳感器,幾乎所有東西都可以使用5G。
圖 4:按照封裝類型劃分的實際和預測發貨量(資料來源:2016 through; Prismark. 2030F; UTAC)
技術融合將推動增長
5G、AI、VR/AR和云計算的融合將會形成良性循環,帶動整個行業的增長。一些分析師預測,到2030年,半導體產業的規模將達到1萬億,其中OSAT(外包半導體測試和組裝)部分的市場價值可能達到1000億。圖4說明了這將如何影響目前用于集成組件的主要封裝類型的供需關系。最右邊兩欄中的復合年增長率(CAGR)預測數字也考慮了5G將會產生的影響,如第1階段(最高6GHz)和第2階段(>24GHz)所示。
由于其適用于傳感器等物聯網(IoT)組件,預計引線框架方形扁平無引腳(QFN)封裝仍然是最具成本效益的選擇,2019年到2030年,模封互連載板(MIS)的使用將增加。對于集成度更高的設備,晶圓級芯片規模封裝(WLCSP)仍然受到青睞,因此,使用量也在增加。當然,更成熟的封裝類型,如表面貼裝設備(SMD)將繼續受歡迎。而對方形扁平(QFP)封裝的需求繼續來自汽車行業。實現倒裝芯片技術的球柵陣列(BGA)和平面網格陣列(LGA)封裝類型的應用也將受到總體市場增長的推動。我們還可以期待看到對系統封裝解決方案的需求增加。
由于它所帶來的機遇,采用毫米波技術將顛覆行業內已經建立的供應鏈,包括OSAT。為5G發展新的測試和封裝技術需要一些創新方法,因為迄今為止,大部分IC封裝技術都是為最高6GHz的頻率設計的。圖5展示了蜂窩通信中射頻(RF)前端的發展,并總結了已使用的封裝以及5G第1階段和第2階段所需的封裝。
圖 5: 蜂窩通信中射頻(RF)前端封裝
采用毫米波將需要能夠適應新的無線電解決方案的封裝技術,例如相控陣天線。使用高頻率意味著互連周圍的封裝將出現更高的插入損耗,這就需要將天線集成到模塊中,以創建封裝天線(AiP)方法。
這可能意味著,由于頻率超過20GHz時介電常數相對較高,行業標準的模壓塑料封裝不適用。最終,這可能會迫使制造商采用更昂貴的空腔封裝。為了應對這些挑戰,業界需要更多的射頻(RF)專家,愿意將他們的技能應用到后端測試和封裝領域。
隨著我們進入部署的第2階段,預計圍繞5G建立的技術融合將加速,但在此過程中仍然需要應對許多重大挑戰。然而,由于5G在未來將如此重要,我們知道本行業將會迎接并克服這些挑戰。OSAT部門將在這一成功中發揮重要作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