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評:何謂新一代人工智能?
2016年由Google泡制的推廣深度學習的商業宣傳即AlphaGo戰勝全人類棋手,把全世界的目光集中到對深度學習的崇拜,然而幻想以生物神經網絡的結構可以獲得計算科學的AI模型的古典AI學派所提出的神經網絡卻因為始終脫離數學基礎,本來必須要窮舉才可以獲得全局最佳數據集的解,卻用只能獲得局域最佳解的SGD來充當,這種連基本組合理論的數學概念都不清楚的AI學者們,固然不可能維持很久,2017年9月深度學習的鼻祖Hinton不得不表示對于深度學習的問題不能解決因此要是終結,從此深度學習的歷史被畫上句號。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007/415149.htm那么何謂新一代人工智能?毫無疑問,一定是對深度學習的顛覆!
然而,目前我國在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布署上:”科技部啟動建設了十五家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所樹立起的典型是:“自動駕駛(百度)、城市大腦(阿里云)、醫療影像(騰訊)、智能語音(科大訊飛公司)、智能視覺(商湯集團)、視覺計算(上海依圖)、營銷智能(明略科技)、基礎軟硬件(華為)、普惠金融(中國平安)、視頻感知(海康威視)、智能供應鏈(京東),圖像感知(曠視)、安全大腦(360)、智慧教育(好未來)、智能家居(小米)。”然而,這些企業所從事的人工智能,那個不是追崇美國的深度學習的算法?這些企業那里會知道,美國在科技上的技術儲備,人家給你一個骨頭讓你啃,就是錯的還在追崇,這樣的現狀,雖然打著新一代人工智能 旗號,豈不是自欺欺人?
再有,把自動駕駛汽車項目看成是新一代人工智能,這個文章的執筆者可能還不知道,目前就是谷歌的自動駕駛汽車的核心技術也沒用上人工智能,斷然的把自動駕駛汽車的項目一概說成是新一代人工智能豈不是笑話。現實中上海以及長沙的自動駕駛出租車的實現,好大喜功,相互炒作,最后給人一個弱智的自動駕駛汽車的印象。
呼吁那些技術政策的制定者,一定要腳踏實地,以科學技術為原則,以實質的數學算法的突破為準繩,制定出確實可以超越美國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政策,把國家有限的資源用到真正可以實現我國新一代人工智能,可以壟斷國際的項目中去,只有這樣才可以得到國民的普遍尊重!
2020年7月4日
評論